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独立制片社
释义 duli zhipiɑnshe
独立制片社(卷名:电影)
independent movie productions
  在日本国内没有完整生产、发行系统、仅仅摄制影片的电影制片机构。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就有独立制片社,为数不多,主要是拍古装片,明星们以其号召力为基础成立,目的为了赚钱。战后不久出现的独立制片社,与战前的有本质不同。当时,大批进步电影人士从电影企业被驱逐出来。如山本萨夫、伊藤武郎等人,他们为了揭露黑暗势力与政府勾结欺压民众的社会现实,自筹资金,甚至忍受饥寒,于1950年制作了《暴力之街》。这是独立制片社诞生之前,不依靠大公司而以独立制片形式完成并发行的第一部作品。由于这部影片很受广大群众欢迎,1951年伊藤武郎、岩崎昶、今井正、山本萨夫等人成立了新星电影社,第一部作品是今井正导演的《不,我们要活下去》。同年,新藤兼人、吉村公三郎等人成立了近代电影协会。从此开始,进步的独立制片社相继成立。
  当时的独立制片社,一方面要反抗美国占领军与政治上的压迫,同时还要防备遭到电影垄断企业的扼杀。他们在同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束缚不断斗争中,摄制了电影企业从来不愿摄制的作品,为日本电影史增加了光辉的一页。这些作品主要有:《蟹工船》(现代电影社,山村聪编导演)、《这里有泉水》(中央电影社,今井正导演)、《裸岛》(近代电影协会,新藤兼人导演)、《青年们》(新兴电影社,森川时久导演)、《奴隶工厂》(《奴隶工厂》制作委员会,武田敦导演)、《冲绳》(《冲绳》制作委员会,武田敦导演)、《水沟旁的学塾》(《水沟旁的学塾》制作委员会,桔祐典导演)、《越南》(日治公司工会,日本电波新闻社,山本萨夫总导演)、《理想乡的红屋顶》(近代电影协会,山田洋次导演)、《一个电影导演的一生》(近代电影协会,新藤兼人导演)、《盲艺人竹山》(近代电影协会,新藤兼人导演)、《玻璃兔》(大映录像社,桔祐典导演)、《月山》(铁制片社,村野铁太郎导演)、《护士的丈夫苦斗记》(近代电影协会,神山征二郎导演)、《故土难离》(拳头制片社,神山征二郎导演),等等。
  由于既无生产基地和发行系统,又无充足资金,而且还有电影企业的排挤,所以许多独立制片机构相继解散。一度只剩下新藤兼人主持的近代电影协会一家。80年代日本的独立制片社有60多家,其中许多已为繁荣电影创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有不少属于商业性的。它们大多承包大公司的“订货”之后才敢拍片,原因是制片成本收不回来难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