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求那跋陀罗
释义 Qiunabatuoluo
求那跋陀罗(卷名:宗教)
(Gu╯abhadra 394~468)
  南北朝时到中国的中印度僧人,其名意译功德贤。属婆罗门种姓。幼学五明诸论,由读《杂阿毗昙心论》而信佛。出家学习小乘与大乘教义,尤精大乘佛学,时人尊称他为摩诃衍(大乘和尚)。南朝宋元嘉十二年 (435)到广州。宋文帝刘义隆派人迎至建康,历住祇洹、东安等寺,并到丹阳郡等地弘法,颇得颜延之、何尚之等的敬仰。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丞相南谯王义宣礼敬为师。集义学僧伽相助,先后译出《杂阿含经》50卷(现存48卷)、《大法鼓经》 2卷、《相续解脱经》2卷、《胜鬘经》1卷、《央掘魔罗经》4卷、《楞伽经》4卷;后在荆州辛寺又译出《无忧王经》1卷,据《出三藏记集》载,总共译经13部,73卷。所译经典,主要介绍瑜伽学系的学说。尤其是《楞伽经》,后来为菩提达摩、慧可等人所重视,从而形成楞伽师学派,并进而发展成后世的禅宗,故楞伽师推他为中土初祖;所译《胜鬘经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宣扬如来藏教义,极受后来信奉涅槃佛性之说的佛教学者的重视,讲解注疏代不乏人,对于以后各大乘宗派教义的形成,影响颇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