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瓦扬,┵.-M.
释义 Wayang
瓦扬,┵.-M.(卷名:外国历史)
┵douard-Marie Vaillant (1840~1915)
  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布朗基主义者,1871年巴黎公社(1871)领导人。1840年 1月28日出生于歇尔省维耶尔宗市一个公证人家庭。1857年入中央科学艺术学校。1862年获工程师文凭。186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赞同L.-A.布朗基推翻第二帝国的主张,为布朗基派较早的成员。1866~1870年在德国海德堡、蒂宾根和奥地利维也纳深造,攻读哲学,并在此期间加入第一国际日内瓦支部。1870年回国。参加推翻第二帝国的九月四日革命。先后当选巴黎20区国防共和中央委员会委员、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国民自卫军88营营长。积极参加1870年10月31日和1871年 1月22日巴黎人民反对国防政府的起义,是巴黎20区中央委员会 1月初成立的负责准备起义的秘密五人委员会成员。
  1871年 3月18日巴黎人民武装起义胜利后,被任命为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派驻内务部代表,主张立即向凡尔赛进军。3月26日当选为巴黎公社委员。在公社委员会内,当选为第1、2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和教育委员会委员。4月20日担任公社执委会教育代表,主持教育改革,实行国民教育世俗化,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并在文学艺术事业改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公社委员内部分歧激化、濒于分裂的严重关头,声明自己“既不属于多数派,又不属于少数派”,强调“要为共同利益团结起来”。
  巴黎公社失败后,于1871年6月底经西班牙、葡萄牙、美国辗转到了伦敦,结识K.马克思。9月补选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参加第一国际伦敦代表会议,反对巴枯宁主义及其派别分裂活动。1872年7月被法国当局缺席判处死刑。9月参加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开始阶段站在马克思主义多数派一边,赞同扩大总委员会权限,并提出关于政治行动决议草案,主张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当F.恩格斯提议将总委员会驻在地迁往纽约时,瓦扬强烈反对,同布朗基派其他代表退出第一国际。同年,以瓦扬为首的33名布朗基派巴黎公社战士组织革命公社。1874年发表纲领性宣言《致公社社员》,指望由为数较少的一批人制造革命,号召“马上干起来”,“不在中间站停留,不作妥协”,“直到消灭资产阶级”。恩格斯为此著文对布朗基派组织及其观点作了历史的分析和严肃的批评。
  1880年大赦后回国,在歇尔省传播社会主义。1881年布朗基逝世,瓦扬成为布朗基派中央革命委员会领导人。1884年当选巴黎市参议员。1886年创建革命社会党,参加《自由人报》和《人民之声报》编辑工作。1889年参与创建第二国际,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和1891年 8月第二国际第 2次(布鲁塞尔)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大会两主席之一。在1900年9月第二国际第5次(巴黎)代表大会上,支持J.盖德提出的坚决谴责A.米勒兰入阁的决议草案。1901年,盖德领导的法国工人党,瓦扬领导的革命社会党,格鲁西埃领导的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团体合并为法兰西社会党;1905年4月,法兰西社会党与J.饶勒斯领导的法国社会党合并为统一的法国社会党,1907年8月第二国际第7次(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与饶勒斯共同代表法国社会党多数派提出关于反对军国主义问题草案,但主张保卫资产阶级祖国。1910年8月第二国际第8次(哥本哈根)代表大会讨论反对战争危险问题,瓦扬提议强调以工人总罢工作为防止战争的有效手段,被大会否决。
  瓦扬在1893年当选法国众议员,此后连续当选直至去世。在议员任内,提出过若干关于改善工人生活和劳动条件的建议,并提出工人立法草案。1913年参加总统竞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持社会沙文主义立场,1915年12月18日逝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