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禹王城遗址
释义 Yuwang Cheng yizhi
禹王城遗址(卷名:文物 博物馆)
Site of Legendary King Yuwang’s City
  中国东周魏国早期都城安邑遗址。传说禹曾居此,故俗称禹王城。位于山西省夏县西北 7.5公里处。据《史记·魏世家》载:晋悼公十一年 (公元前562)魏绛由魏(今芮城县北)徙治安邑。至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按竹书纪年为梁惠成王九年,前361)“徙治大梁”。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此设河东郡,两汉、魏晋因之。北魏为北安邑县,旋改为夏县。隋徙治今夏县,旧城遂废。1959年、1961年和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曾对城址进行 3次调查。1967年对中城南部汉代冶铁遗址进行发掘。禹王城为保存较好的东周及汉代较大型城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有三重城垣,方向北偏东。大城平面略呈梯形、北窄南宽,周长约15.5公里。北墙、西墙和南墙西段保存较好,一般高出地面 1~4米,西墙最高处达8米。东墙大部仅存断续残基。城墙夯筑,底部一般宽10~12米,西墙北段宽达22米。夯层厚6~8厘米。中城位于大城西南部,周长约 6.5公里。西、南墙利用大城城墙,西北、东南角经补修,现高约 4~5米,北、东墙现高 1~2米。墙夯筑,宽5~7米,夯层厚约10厘米。小城位于大城中央,平面正方形,周长约 3公里。城墙保存完好,现高约1~4米,宽5~6米。夯层土质厚薄不一,可能经多次修筑。东南角呈缺角状,有一个方形夯土台基,每边长约70米,高约 8米。上部为近世禹王庙废墟。下部夯土层厚6~9厘米,夯窝直径4~5厘米,含少量东周陶片。三重城垣皆有阙口,有的可能原为城门。
  大城西北部较高地方普遍分布春秋晚期至战国的文化层,一般厚约 2米,遗物有鬲、罐、盆、豆等陶器和瓦类。中城内满布汉代文化层,厚约 2米,遗物有汉代卷云纹瓦当、“长乐未央”瓦当、“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字砖、“半两”钱范、五铢、货泉、货布等钱币以及盆、罐、瓮等陶器。采集的一件泥质灰陶钵腹壁外拍印“安亭” 2字。小城普遍有厚2~3米的文化层,下层出战国遗物,上层则多汉代遗物。
  据初步研究,大城可能为东周魏之安邑,中城属秦汉时代或稍晚,应为当时的河东郡治。小城使用时代最长,可能原为安邑的“宫城”,延用至隋以前,或即北魏之北安邑县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