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猪带绦虫
释义 zhudaitaochong
猪带绦虫(卷名:生物学)
Taenia solium
  绦虫纲多节亚纲圆叶目带绦虫科的 1种。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幼虫也可侵入人体。全世界患猪带绦虫病的人数(包括囊尾蚴病患者在内)约有200~300万,主要在斯拉夫民族的国家、中南美诸国和印度。早在公元217 年中国医书,《金匮要略》中就有关于“白虫”的记载。 610年,巢元方在《诸病源论》中将寸白虫列为“九虫”之一。在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猪带绦虫比牛带绦虫多;河南、山西、福建、云南都有分布。
  形态  成虫体长而扁,带状,长 2~4米(图a)。前端细为头节(图b),具顶突和大小相同的两圈小钩,约25~50个。顶突下有 4个吸盘,颈部细长,随后体节逐渐伸长,其长度与宽度几相等,称为成熟节片(图c)。具雌雄生殖器官,有睾丸150~200个。卵巢分左右 2叶,中间有一小叶。生殖孔位于体节的边缘,或左或右互相交替。后端系孕节(图d),长度大于宽度,子宫分支通常在12支以下。每个节片约含10万个虫卵。虫卵呈球形(图e)。内具六钩蚴。囊尾蚴(图f)椭圆形,半透明,内可见白点状的头节,经处理可使头节伸出。


  生活史  人是本虫的唯一终期宿主。中国宿主为猪和野猪。在白掌长臂猿中也发现猪囊尾蚴。猪吞食虫卵或孕节得感染,虫卵在肠中,六钩蚴逸出,穿过肠壁进入血管或淋巴管到体各部,主要寄生于横纹肌,亦可寄生于心脏、脑、眼等器官,约经10周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被寄生的猪肉通称“米猪肉”、“豆猪肉”或“珠仔肉”(图g)。人吃未煮熟的“米猪肉”受感染,在小肠内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虫卵或孕节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人若吞食虫卵,虫卵亦可在人体发育为囊尾蚴。这种病称为囊虫病。
  致病力  成虫寄生于人的肠道,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如果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其危害性比成虫大得多。比如侵入眼部,可引起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大量寄生于肌肉,可引起痉挛;到达脑部,则出现癫痫,严重者导致死亡。感染囊尾蚴的猪,轻度者,猪肉要经无害处理后才能出售,大大降低了肉的质量;严重者,猪肉必须销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4 21: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