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吐峪沟石窟
释义 Tuyugou Shiku
吐峪沟石窟(卷名:考古学)
  中国新疆地区佛教石窟寺。在鄯善县西南约40公里处。早期石窟大约开凿于5世纪,是吐鲁番地区年代较早的石窟,晚期石窟约开凿于回鹘高昌时期(9~14世纪)。有上下两层石窟,可分东南与西北两区。但已大部坍毁,仅有8个洞窟尚残存部分壁画。
  洞窟平面均作方形或长方形,有的窟中央凿中心柱,有的左、右壁及后壁设耳室,有的窟分前、后室。窟顶有券顶、套斗顶、盝顶和穹窿顶等数种。壁画题材主要是因缘佛传图、立佛、千佛、七佛、禅僧和佛本生故事等。佛装有通肩、双领下垂和偏衫,所绘人物用墨线勾轮廓,个别窟有汉文墨书题记,较明显地具有中原北方地区石窟的某些作法。
  东南区第4号窟,开凿年代较早,保存较好,是一座有前室的中心柱窟。中心柱正面塑立佛像。穹窿顶,正中绘莲花,四周条幅中绘立佛和坐佛,再外为4排小坐佛,穹顶四角各绘一天王像。正壁和左、右壁,上层用细墨线绘7排千佛,千佛中间各绘一铺一佛、二菩萨;下层各绘一周横幅排列的佛本生故事画,每幅有汉文墨书隶体榜题。根据榜题和画面判断,内容有大施抒海、羼提波利忍辱断臂、梵志焚身、尸毗王割肉贸鸽和慈力王施血等。后室窟门右侧天王旁,绘三身头戴进贤冠、身着大领宽袍的供养人。西北区第3号窟,是一座晚期窟。平面作长方形,主室后壁凿一耳室,左、右壁各凿两耳室,均为纵券顶。壁画现存两层。外层绘方格中树下坐禅僧。禅僧有的坐胡床,坐侧有佛塔、宝珠、水瓶以及琵琶、排箫、箜篌等乐器。各壁下部壁画多漫漶,原似绘佛本生故事画。左耳室尚存“僧知空”的汉文题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