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六师
释义 liushi
六师(卷名:哲学)
six teachers of sramana in the time of Buddha
  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反婆罗门教正统思想的六派代表人物。佛陀称他们为“外道六师”,谓其学说非佛教的正道,而是“邪说”,故贬为“外道”。
  据《沙门果经》记载,这六派代表人物是:①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古印度唯物主义顺世论的先驱之一。他认为世界的基础是物质,物质的基本原素为地、水、火、风;意识是从物质产生的;世界上不存在天堂,也没有来世,人死之后,原素分解,回归虚空,没有灵魂的转生。他反对因果报应和祭祀礼仪。②尼乾子·若提子,又叫筏驮摩那,古印度耆那教的创始人(见耆那教哲学)。③富兰那·迦叶,他认为善恶没有固定的标准,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是偶然的;他否定一切善恶行为在道义上的影响,人们并不因布施、祭祀而得福报,也不因杀、戮而有恶报。佛教称之为“无因无缘论”。④波浮陀·迦旃那,他认为宇宙万物由永恒不变的7种原素组成。这7种原素是地、水、火、风、苦、乐、灵魂。它们之间互不联系,各自独立存在,“若以利剑,断他人头,皆不因此丧人生命。仅此七身,为剑贯通其间隙耳”。佛教称其为“七士身论”,即一种元素说。⑤末伽黎·拘舍罗,古印度“邪命外道”的创始人。他认为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类是由灵魂、地、水、风、火、虚空、得、失、苦、乐、生、死12种元素组成。任何人不论贤愚,均受命运所支配,个人意志在轮回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不因精进而少受苦,不因无精进而减少福,如在高山上抛线球,线尽便止。⑥散若耶·毗罗梨子,他宣扬诡辩论,佛教称之为“不死矫乱论”。该派对一切问题都答以“我亦不以为如是,亦不以为唯然,亦不以为是其他,亦不以为不然,亦不以为非不然”。六师外道的学说在汉译佛经中多有记载,如《长阿含·沙门果经》、《寂志果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昆奈那》卷十三等,但往往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六师的形象在中国佛教的文学、雕塑和绘画中都有描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