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国维
释义 Wɑng Guowei
王国维(1877~1927)(卷名:语言 文字)

  中国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 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学习外语、 哲学、文学等新学。 1907年与罗振玉同在学部任职。辛亥革命后,随罗振玉避居日本京都,开始进行古文字研究。1916年回国,在上海英人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任教授。1922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信导师。1925年至北京,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王国维平生著述宏富,成就甚多,而且能开风气之先。他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成绩最超卓的是甲骨文。因为罗振玉藏有两三万片甲骨,王国维利用这些材料考释出不少文字,而且他能以地下出土的这些实物材料跟史书相参证,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系统地考明商代的先公先王的名号、世系和称谓,立论精确,为学者所叹服。又为哈同作《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 诠释文字也多有发现。 对甲骨学贡献极大。
  王国维在金文研究方面也是成绩超卓的。所著《宋代金文著录表》和《国朝(清朝)金文著录表》是检索宋代和清代书中所著录的有铭文的铜器的重要参考书。他还写了10多篇考释青铜器铭文的单篇文章,收入《观堂集林》。王国维解释文字极为矜慎,不知者则阙而不论,不为穿凿附会之说。他在《毛公鼎考释序》里说:“今日通行文字,人人能读之解之。《诗》、《书》彝器亦古之通行文字,今日所以难读者,由今人之知古代不如知现代之深故也。苟考之史事与制度文物以知其时代之情状,本之《诗》、《书》以求其文之义例,考之古音以通其义之假借,参之彝器以验其文字之变化,由此而之彼,即甲以推乙,则于字之不可释、义之不可通者,必间有获焉。”这一段话就是考释彝器铭文的方法论。由此可见王氏研究古文字深得三昧。他还提出“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也为学者所承认。
  王国维除对古史、古文字研究有贡献外,对古音和训诂也有许多重要论著。如《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联绵字谱》、《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书郭注方言后》等都是信今传后之作。总之,王氏治学贵在闳通,实事求是,不固守前人成说,能精心比证,以实物与史书参验,决定是非,所以所得独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