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物武器
释义 shengwu wuqi
生物武器(卷名:军事)
biological weapon
  生物战剂及其施放工具的总称。能使人、畜致病,农作物受害的特种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首先研制和使用生物武器(当时称为细菌武器)。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也曾研制和使用细菌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违反国际公约,漠视舆论谴责,仍继续研究和生产新的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  区分为:①细菌类。主要有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野兔热杆菌、布氏杆菌等。②病毒类。主要有黄热病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天花病毒、马尔堡病毒等。③立克次体类。主要有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Q热立克次体等。④衣原体类。 主要有鸟疫衣原体。⑤毒素类。主要有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⑥真菌类。主要有球孢子菌、组织包浆菌等。
  施放方式  过去主要利用飞机投弹,施放带菌昆虫动物。今后将主要利用飞机、舰艇携带喷雾装置,在空中、海上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或将生物战剂装入炮弹、炸弹、导弹内施放,爆炸后形成生物战剂气溶胶。
  危害与防护  生物战剂有极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能造成大批人、畜受染发病,并且多数可以互相传染。受染面积广,大量使用时可达几百或几千平方公里。危害作用持久,炭疽杆菌芽胞在适应条件下能存活数十年之久。带菌昆虫、动物在存活期间,均能使人、畜受染发病,对人、畜造成长期危害。但生物战剂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使用上受到限制。日光、风雨、气温均可影响其存活时间和效力。采取周密的防护措施,也能大大减少它的作用。
  1972年 4月10日签订的《禁止细菌(生物)和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1975年3月26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该公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