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蜜蜂
释义 mifeng
蜜蜂(卷名:农业)
honeybee
  昆虫纲膜翅目 (Hymenoptera)蜜蜂科(Apidae)蜜蜂属(Apis)。经济昆虫。营社会性生活,能泌蜡筑巢,供人类饲养,生产蜂蜜等蜜蜂产品,并能为植物传粉,有益农业生产。原产亚洲、欧洲和非洲,约在17世纪以后传入美洲等地。供饲养的蜜蜂有东方蜜蜂(A.cerana)和西方蜜蜂 (A.mellifera)两种。前者分布于东亚和南亚,主要亚种(通常养蜂上称为品种)有中华蜜蜂 (A.cerana cerana)、印度蜜蜂 (A.c.indica)等;后者的自然分布遍及整个欧洲和非洲,其亚种较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有欧洲黑蜂(A.mellifera mellifera)、意大利蜂(A.m.l-igustica)、卡尼鄂拉蜂(A.m.carnica)、高加索蜂(A.m.caucasica)等。中国饲养的西方蜜蜂主要有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和少量高加索蜂。
  蜂群   由许多蜜蜂个体组成的群体。任何个体都不能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一个蜂群由 1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大量工蜂组成,成员间互有分工,各司其职,共同生活。①蜂王。是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其主要职能是产卵繁衍后代。体躯较大,生殖器官特别发达,采集花粉的构造以及蜡腺、营养腺等则均已退化。新生蜂王出生3天后出巢试飞,5~7天后与多只雄蜂在空中进行交配,精子贮存于受精囊供一生受精用,尔后终生不再交配。交配后1~3天开始产卵,尔后除自然分蜂和蜂群飞逃外终生不再离巢。产卵盛期,1只蜂王1昼夜可产卵1500~2000粒。在工蜂房和王台基内产受精卵,将来分别发育成工蜂和蜂王;在雄蜂房内产未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未受精卵通常只产于暮春至秋季行将分蜂的强群中。蜂王的上颚腺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通称“蜂王物质”或“外激素”,能吸引工蜂维护蜂王、筑造王台、并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从而使一个蜂群保持正常秩序。当蜂群中出现2只蜂王时,彼此间会互斗至最后只剩1只;但在自然交替时母女蜂王可暂时同巢,直至老蜂王自然死亡。蜂王的寿命一般为3~4年,其产卵力经过1~2年便衰退。②工蜂。是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无交配能力的雌性蜂。体躯比蜂王和雄蜂小。在正常情况下不能产卵;但在蜂群失王时,少数工蜂也能产未受精卵,孵化为雄蜂。工蜂在蜂群中的数量最多,承担蜂巢内外的一切“劳动”,一般在羽化出房后的2~3周内从事酿制蜂粮、喂饲幼虫、清理巢房、泌蜡造脾、保卫蜂巢等内勤活动,然后转入采集花蜜和花粉等外勤活动。工蜂的寿命随工作忙闲而有不同,采蜜期一般仅5周左右,越冬期可达7~8个月。③雄蜂。体大翅长,尾端钝圆,无螫针,其唯一职能是与处女王交配授精。通常在春末开始出现,秋后消失。在蜂群繁殖季节,受工蜂喂饲。寿命3~4个月,但交配后的雄蜂随即死亡。(见彩图)
  



  每个蜂群均有由该蜂群的蜂体气味和采集的花蜜、花粉气味混合而成的特殊群味。守卫蜂根据气味辨别本群成员,对窜入本巢的异群成员加以阻截。雄蜂则无群界,可以随意投入任何蜂群。在野外采集时的不同群蜜蜂也互不敌视。无王群容易接受诱入的新蜂王,也容易与其他蜂群合并。
  蜂巢   是蜂群居住和生活的处所,由工蜂泌蜡筑造的巢脾构成。巢脾数量因蜂群大小而异,彼此平行,相互间保持约10毫米左右距离作为蜜蜂的通道。巢脾两面的巢房,按其大小和形状可分为工蜂房、雄蜂房和过渡型巢房。前2种分别用以培育工蜂和雄蜂,也用以贮存蜂蜜或蜂粮,均呈六棱形筒状(图 1)。过渡型巢房不规则,分布在工蜂房和雄蜂房之间及巢脾边缘,用以贮藏蜂蜜和加固巢脾。巢房的容积随蜜蜂繁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小,颜色也由浅变深,最后成为黑色,通常可使用2~3年。此外,蜂群在准备分蜂、自然交替或偶然失王时,工蜂还筑造一种专门用于培育蜂王的蜂房,称为王台,通常分布在巢脾下沿和两侧,口朝下,工蜂根据其中幼虫的发育程度逐渐加高台基,最后用蜡封盖,外表有凸凹皱纹,形似花生下垂。当蜂群失王时,工蜂也可将已有小幼虫的工蜂房改造成为王台。蜂群靠增大或减小在子脾上的覆盖密度、振翅扇风、蒸发水分等活动来调节巢温,保证蜂儿正常发育。在活动时期,巢脾上有蜂儿区的温度稳定在32~35℃,蜂儿区外围为30℃左右,其他部分则在20℃左右。冬季蜂群聚集成团,蜂团随外界气温的升降而松展或紧缩,使中心温度维持在14~30℃,表面温度维持在6~8℃,确保蜂群安全越冬。巢内子脾间的相对湿度一般保持75~90%,在大流蜜期随着流蜜量的增多,蜂群加强扇风活动,把巢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40~65%,以利花蜜的水分蒸发。当蜜源缺乏或气候干燥时,蜜蜂出外采水,以调节巢内温、湿度,并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个体发育   蜜蜂属完全变态昆虫。卵乳白色,曲条状,两端钝圆,长约1.5~1.8毫米。幼虫体白色,蠕虫状,体表13节,靠工蜂喂饲。一般认为,卵孵化后的头3天工蜂对所有幼虫都喂王浆,从第4天起,则仅对蜂王幼虫继续饲喂王浆,而对工蜂和雄蜂的幼虫改喂花粉和蜂蜜混合而成的食料。当幼虫体充满整个蜂房时,工蜂停止喂食活动,并泌蜡将蜂房口封盖。封盖前幼虫先后蜕皮 4次,封盖后1~2日虫体由卷曲逐渐伸直,将积存的粪便一次排清,同时沿房壁吐丝作茧,在茧内再蜕皮1次,即进入蛹期。化蛹后,头、胸、腹等器官逐渐形成,体表由乳白色渐呈黄褐色,并逐渐硬化。最后蜕下蛹壳,咬破房盖,羽化出房,成为成蜂(图2)。从卵产下至羽化出房的时间因不同的种、型而异。如意大利蜂蜂王约16天,工蜂21天,雄蜂24天。卵、幼虫和蛹发育适温为32~35℃,最适的相对湿度为75~90%。工蜂出房6天后营养腺分泌蜂王浆,12天后蜡腺泌蜡;蜂王出房5~7天后性成熟;雄蜂12~14天后进入“青春期”。


  饲料采集   蜜蜂的饲料主要为蜂蜜和花粉。蜂蜜由工蜂采集蜜源植物的花蜜酿造而成。采集蜂用吻将花蜜吸入蜜囊,回巢后吐给内勤蜂,由后者将花蜜在吻上反复混合唾液,然后涂在巢房壁上。花蜜中的蔗糖,经唾液中转化酶的作用,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其中的水分,借助蒸发和工蜂扇风活动排出巢外。蜂蜜成熟后,由工蜂收集装满巢房,并用蜡封口。花粉是蜜蜂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蜜蜂的足具有适于采集活动的特殊构造(图 3)。它们能用前、中足刷下粘附于全身绒毛上的花粉,由后足传到花粉耙上,再通过基跗节的按压,推送到胫节外侧的花粉蓝内。经反复多次,使左右后足上的花粉团逐渐增大至重量相等时,飞携回巢,由内勤蜂嚼碎捣实,涂上蜂蜜和唾液贮存于工蜂房内,再经乳酸菌的作用,即成为蜂粮。


  信息传递   蜜蜂在巢内基本上处于黑暗环境,个体间主要依靠相互接触、气味、声波以及某些本能行为表现来传递信息。蜂舞是发现新蜜源的工蜂回巢后通过不同形式的跑动向其他蜜蜂传递蜜源信息的基本方式。据研究,圆舞表示附近有蜜源;摆尾舞表示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图4)。此外,工蜂腹部末节背板上的臭腺还能分泌一种信息物质,其特殊的芳香气味能招引集团试飞或振落在巢门远处的工蜂返巢;引导采集蜂飞向蜜源;引导散飞的蜜蜂在自然分蜂时找到结团地点;遇到敌害时召集蜂群共同御敌。


  蜂群繁殖   蜜蜂靠分蜂群(习称分蜂)的方法来增加群体数量。自然分蜂发生之前,先由侦察蜂出巢寻找新居,回巢后在巢脾上传递有关信息,然后蜂群本能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守原巢,另一部分裹挟蜂王结群飞出,按侦察蜂指示的方向飞往新巢,成为新蜂群。分蜂的发生及其次数,主要取决于蜂群的强弱和蜂巢内的条件。当群势强大,蜜源丰富,或蜂巢不适于群势发展时,常发生第2次甚至第3次分蜂。如第 1次分蜂后原群的工蜂不再有分蜂要求,就协助新的处女王把其余的王台全部毁掉,分蜂随即停止。生产上为培养和保持强群,常根据上述特性控制自然分蜂或进行人工分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