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产力
释义 shengchanli
生产力(卷名:哲学)
productive force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亦称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其他一切物质技术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①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参与物质生产过程的脑力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以及知识、智力、文化、技术修养也不同。在社会化生产中,脑力劳动者在全体劳动者中的比重日益加大。
  ② 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以至生物的性能,把它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以生产出某种适合人类需要的社会产品。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劳动资料还包括生产的动力系统、能源系统、运输系统、自动控制和与电有关的信息传递系统、劳动场所以及其他辅助物件。马克思把生产工具比喻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把生产的辅助物件比喻为生产的“脉管系统”。
  ③ 劳动对象,指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物质。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
  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即人的要素,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他们制造、使用生产工具,推动生产工具不断更新。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即物的要素,标志着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
  自然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来源于生产实践,又不断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生产的各个因素中去,转变为物质生产力,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 211页)。
  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依照使用生产工具的不同,可以把生产力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从古至今,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了手工工具时代(包括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气时代、电气时代,现在又进入了电子时代(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 (见彩图)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须序性、速度性等特点。人类生产力世代相传,每一时代的生产力是前人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当代人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出发点。生产力总是按照自身的须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这种或那种生产力。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出现以后,生产力发展速度大大加快。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页)。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的生产部门层出不穷,劳动生产率成倍、几十倍、几百倍地提高,社会生产总量迅速扩大,生产力发展速度明显地表现出越来越快的趋势。
  生产力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基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全部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中国理论界对生产力概念进行过深入讨论。20世纪50~70年代中期,关于生产力的要素有两种不同看法:一些学者主张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和劳动资料两个要素;另一些学者认为除上述两个要素外,还包括劳动对象。从70年代后期开始,由“生产力要素”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扩展到关于“生产力系统”问题的讨论。这一讨论涉及到生产力的要素、结构以及由此二者决定的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等问题。
  参考书目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章“劳动过程”,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第3章,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列宁:《卡尔·马克思》,见《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9: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