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态农业
释义 shengtɑi nongye
生态农业(卷名:经济学)
ecological agriculture
  利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其特点是把农业的对象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整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生态系统能量转化、物质循环和分层多级利用原则,通过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生物能转化率以增加多种农产品产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机械化、化肥化为主要标志的“石油农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了迅猛的发展,以高能量的投入换取高产量。它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但也提高了成本,造成了能源紧张,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自然生态平衡。“石油农业”的缺点表明,单靠它不能永久有效地维持农业的繁荣,相反还会阻碍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在继续发挥现代物质技术基础作用的同时,寻求一条新的发展农业的道路。生态农业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0世纪60年代,生态农业的概念一提出,就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农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开始了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和生产试验。有的国家兴办了生态农场,注意提高能量转化率、生物生产率和废物利用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生态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一些未来学家把它视为发展农业的长久之计,认为未来农业的象征不是拖拉机、化肥、农药等,而是生态农业。有的学者认为,当前世界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生态农业的阶段。
  中国农业历史久远,自古以来就积累了生态农业的初步经验。10世纪初在珠江三角洲出现的“桑基鱼塘”的结合形式,就是生态农业的一种雏形。其做法是:种桑养蚕,蚕沙养鱼,塘泥肥桑,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既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又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率。桑基鱼塘的形式逐渐扩展,出现了庶基鱼塘、菜基鱼塘、稻基鱼塘等多种新的农业生产结构。它的组合形式也不断地丰富和多样化,例如在循环系统中加进沼气利用的环节,使植物转化利用太阳能的作用发挥更充分,农村物质利用更合理有效。


  生态农业(即有机农业与必要的现代物质技术手段相结合)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中国农业以有机农业为特征,便于接受生态农业思想。发展生态农业要把中国传统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与现代各种农业科学技术的成就结合起来,组成先进的生态农业系统,取得充分利用自然的最大综合效果。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还要结合中国人口多、耕地少、集约耕作的具体国情,具有自己的特色。生态农业没有固定的格式,各地要结合自然、经济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地发挥地区优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