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盖尔维努斯,G.G. |
释义 | Gai'erweinusi 盖尔维努斯,G.G.(卷名:外国文学) Georg Gottfried Gervinus (1805~1871) 德国历史学家、文学史家。生于达姆施塔特。早年经商。1835年在海得尔堡大学任教,1836年在格廷根大学任教。他是民主主义者,主张君主立宪,1837年同格林兄弟等 7教授因抗议汉诺威公爵违背立宪的诺言被解除教授职务,历史上称他们为“格廷根七君子”。1844年在海得尔堡大学任名誉教授,1847年主编自由派《德意志》报,1848年任法兰克福国民议会议员。1848年革命失败以后,由于他仍坚持民主主义立场,并宣传民族解放的观点,1853年再次被取消教授资格。此后他在海得尔堡进行私人教学。后成为俾斯麦政权的反对者。 盖尔维努斯认为各时期的文学现象应反映历史发展的过程,主张从历史主义出发来解说文学。他认为文学史家的首要任务是指出文学作品与它的时代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应指出文学作品对民族的价值以及它在当代和后世的影响。他的 5卷本《德国民族文学史》 (1835~1842) 是德国第一部历史地阐述德国文学发展的著作。他的 8卷本《维也纳条约以来十九世纪历史》 (1855~1866) 是德国第一部从民主主义立场研究历史的著作。他研究历史着眼于现实。他在《自传》(1860)中自称他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德国人民完成从精神生活到实际生活的艰苦过渡”。他研究和论述德国文学,就是为了在现实中实现文学所体现的精神。梅林说,盖尔维努斯的学术活动是“资产阶级学术界把古典文学的思想内容用于它那个阶级的政治斗争中的唯一的一次伟大尝试”。 盖尔维努斯在政治和文学的关系上的论断含有片面性。他反对对具体的作品作独立的艺术分析,认为这样就会把作品同它周围的各种因素割裂开。他喜欢在概念世界中推导结论。他的《德国民族文学史》只能供少数专家研究,其影响不及黑特纳的《十八世纪德国文学史》。 他的著作还有《历史科学的基本特征》(1837)、《莎士比亚》(1849~185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