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秦刻石
释义 Qinkeshi
秦刻石(卷名:考古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时所立的纪功刻石。内容是称颂秦始皇的丰功圣德。刻石的文辞为每句 4字,韵文,前部分为始皇颂辞,后面附秦二世诏。刻石的内容,除《峄山刻石》外,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刻石字体为小篆。相传是丞相李斯写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八年(公元前219), 始皇东行郡县, 上邹峄山(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区)立石,是为《峄山刻石》。同年,上泰山,封,祠祀,禅梁父,所刻立石,是为《泰山刻石》。又南登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作琅琊台,立石刻,是为《琅琊刻石》。二十九年,登之罘(今山东省福山县),刻石,是为《之罘刻石》;又刻于东观,是为《东观刻石》。三十二年,至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刻碣石门,是为《碣石刻石》。三十七年,上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祭大禹,望于南海,立石刻,是为《会稽刻石》。
  宋代刘跂的《泰山秦篆谱》记载《泰山刻石》说,石高不过五尺,形制不方不圆,四面宽狭不等,每一面上都刻文字。清代阮元《山左金石志》中记载《琅琊刻石》说,用工部营造尺测量,石高一丈五尺,下宽六尺,中宽五尺,上宽三尺,顶宽二尺三寸,南北厚二尺五寸。据阮元所描述的形状,很类似传世的秦刻石鼓,应是《说文》所说的“碣”。
  秦刻石仅存《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已裂残,据清初拓本,仅存二世诏书86字。残石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泰山刻石》据明安国藏宋拓本存146字。清代以后,所能见到的泰山刻石“秦二世诏”残片,存约10字,现藏泰安岱庙中。
  现在通行的之罘、碣石、会稽刻石拓本,都是后世仿写、仿刻的。《东观刻石》未见流传。现存《峄山刻石》,为北宋淳化四年(993)郑文宝据南唐徐铉的摹本“刊石于长安故都国子学”,是重新刊刻的。此石现藏西安碑林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9: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