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沃尔夫,C.
释义 Wo婔erfu
沃尔夫,C.(卷名:哲学)
Christian Wolff (1679~1754)
  18世纪德国哲学家、数学家。生于布勒斯劳一个制革匠的家庭。入耶拿大学神学院,注重研读数学和物理学,接着又研究哲学。1703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他的论文《通论实践哲学》受到G.W.莱布尼茨的注意。同年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的讲师,讲授数学和哲学。1707年,他通过莱布尼茨的关系,受任为哈雷大学教授,先后讲授数学、物理学、哲学。哈雷大学是当时基督教中寂静派的中心。1721年沃尔夫发表了一篇论中国的实践哲学的演说,宣扬唯理论的观点,以孔子的道德教训为例,证明人的理性凭本身的努力有能力达到道德上的真理,这使哈雷的神学家们与沃尔夫发生了公开的冲突。1723年神学家们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面前进谗言,沃尔夫被解职,并被勒令离开普鲁士。沃尔夫自1723~1741年任马堡大学教授,后为新王腓特烈二世召回哈雷大学任教授。但晚年已身心疲惫,无复当年对学生的吸引力。1754年4月9日逝世。
  沃尔夫的著作极多,最主要的,在哈雷大学时期有:《全部数学科学的基础》(德文版,1710;拉丁文版,2卷,1713~1715),《关于人类理智能力的理性思想》(逻辑学,1712),《关于上帝、世界及人的灵魂的理性思想》(形而上学,1719),《关于人的行为的理性思想》(道德哲学,1720),《关于人的社会生活的理性思想》(政治哲学,1721),《关于自然的作用的理性思想》(理论物理学,1723)。在马堡大学时期有:《关于自然事物的目的的理性思想》(目的论,1724),《关于人、动物和植物各部分的用途的理性思想》(生理学,1725)。还有拉丁文著作:《理性哲学或逻辑》(1728),《第一哲学或本体论》(1729),《宇宙论概况》(1731),《经验心理学》(1732),《理性心理学》(1734),《自然神学》(1736~1737),《实践哲学通论》(1738~1739),《道德哲学》(1750~1753)等。
  沃尔夫对哲学作了分类,他根据灵魂的两种机能认识和嗜欲,把科学分为理论和应用的两类。前者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理学和神学,这些都属于形而上学;后者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而把逻辑作为一切科学的导论。他按类阐述,建立起无所不包的庞大体系。他使用德文著述,奠定了德语的哲学词汇。他的分类法和论述法在德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先行条件。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发挥莱布尼茨的观点,努力排除莱布尼茨哲学中一些自身不一贯或矛盾之点,使莱布尼茨的哲学系统化。但实际上他往往抛弃了莱布尼茨的富于探索精神又具有辩证法因素的思想,把它变成了更加纯粹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体系。在莱布尼茨那里,除了依据矛盾律或同一律外,还提出了充足理由律与之并列,这表明对实际的重视;沃尔夫则把充足理由律简单地从矛盾律推演出来,使哲学方法几乎完全等同于数学方法,把推理的真理看作唯一最高的真理,从而完全形而上学化了。他还宣扬莱布尼茨关于“单子”和“前定和谐”的学说,但与莱布尼茨不同,他不承认单子所具有的力就是知觉能力;他把“前定和谐”的学说主要运用于心身关系,而不是用来说明一切单子,即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他把世界看作犹如钟表的大机器,同时又宣扬浅薄的目的论观点,把老鼠的存在理由说成是为了给猫吃。他否定偶然性,更否定飞跃。这种精心雕琢的莱布尼茨 -沃尔夫哲学成为当时德国哲学讲坛上占统治地位的哲学。I.康德在其“批判哲学”建立前也接受这种哲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