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灯彩 |
释义 | dengcɑi 灯彩(卷名:戏曲 曲艺) 泛指戏曲演出中区别于一般传统砌末的早期灯光、布景。又称“灯彩砌末”或“彩砌”、“彩头”。注重灯彩的戏曲演出,称为“灯彩戏”或“彩戏”、“灯戏”。常以这类戏为号召的戏班,称为“彩头班”。灯彩戏大都情节离奇,有神怪出没,用彩绘的景片和灯具作种种点缀、渲染,借以吸引观众。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渐为写实布景、机关布景所代替。 灯彩是明代末年地主家班的产物。最早见诸记载的灯彩戏是刘晖吉女戏《唐明皇游月宫》。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对此记述颇详。剧中布置了一堂月宫布景。月宫是个圆形装置,以轻纱为幔,“内燃‘赛月明’数株,光焰青藜,色如初曙”;月宫四周用羊角灯(以羊角熬制的薄片作灯罩,又称“明角灯”)表现五色云气。这在当时是个新鲜事物,故张岱称赞班主刘晖吉是“奇情幻想,欲补从来梨园之缺陷”。清代乾隆末年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所记的盐商的“内班行头”中,有“点三层牌楼,二十四灯”,也是一种特制的灯彩。用灯彩砌末最多的是清代宫廷的各种承应大戏,而且有些砌末“机关”化了,即配有制动器械,可以升降开合。如演《地涌金莲》,有大金莲花五朵从“地井”(戏台的地下室)中升起,至台上放开花瓣,内坐大佛五尊(曹心泉《前清内廷演戏回忆录》)。宫廷的砌末艺人还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趋重写实。如光绪九年(1883)进宫的张七“制砌末多参西法,虽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必求逼真”(张次溪《燕都名伶传》)。民间商业剧场盛行灯彩戏是在清末。较早的有梅巧玲的四喜班,排演了《目连救母》、《甲子图》、《贵寿图》、《盘丝洞》、《乘龙会》等一批灯彩戏。其后杨隆寿创立小荣椿、天仙两科班时,以重金聘请张七,为之“制砌末千余件”(《燕都名伶传》)。这种演出风气,从北京传布到天津、上海等大城市。 灯彩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戏曲演出的视觉形象,故能受到观众的欢迎。但搬演灯彩戏的班子,大都不注重演出的思想内容和表演艺术,只可炫奇一时,终无艺术生命力。李慈铭在光绪七年(1881)的《日记》中就曾批评四喜班演的《贵寿图》“灯彩绚烂而色目不佳,科爨俱恶”。王梦生在《梨园佳话》中谈到,天津有个彩头班叫太庆恒,“最以砌末耀世”,“惟班中唱做无人,未久旋废。由是知戏以人重,不贵物也”。这些话,正好总结了灯彩戏之所以没落的历史教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