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秀兰 |
释义 | Wɑng Xiulɑn 王秀兰(1932~ )(卷名:戏曲 曲艺) ![]() 王秀兰继承了蒲剧花旦、闺门旦、彩旦、刀马旦以及青衣的表演艺术传统,除深得老师原筱亭的教益外,著名花旦孙广盛、王存才和青衣筱艳秋(孙安荣)都对她有较深的影响,并曾受到梅兰芳、程砚秋的指点。加以勤奋好学,善于博采众长,因而戏路宽广,传统根底十分深厚。王秀兰还勤于学习和研究兄弟剧种的唱腔,能唱秦腔、昆曲、眉户等剧。在广泛地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努力进行革新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表演优美大方,刻画人物细腻,善于从生活中撷取富有个性的动作细节,使人物性格鲜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演唱吐字清晰,字字入耳;音色脆嫩,柔媚而刚劲,特别注重情入于声。她重视艺术经验的总结和戏曲理论的探讨,曾提出运用程式要做到真实化、生活化、个性化和舞蹈美的主张,并著有不少艺术散论。代表剧目有《杀狗》、《少华山》、《卖水》、《藏舟》、《送女》、《窦娥冤》等,《窦娥冤》已于1957年摄制成彩色戏曲影片。她重视现代戏的演出,60年代在《蛟河浪》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心为公、坚持原则的会计赵翠竹的形象。 王秀兰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任山西省人民蒲剧团团长,1958年任晋南蒲剧院蒲剧团副团长。现任山西运城地区戏曲学校校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