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xi
檄(卷名: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用檄书写的文书也称为檄。战国时期秦相张仪曾用檄指斥楚相的过错。西汉时期凡高级官员对官民有所告谕、征召以及征调军队都用檄。遇有紧急军情,檄书插上标志加快传递的羽毛,称为“羽檄”。东西汉之际,政局动荡,内战频繁,一些统兵将帅常用檄告谕军民,指斥敌方罪过,夸耀己方实力,借以提高士气、瓦解敌军。此后直到南宋初的一千多年中,檄主要作为战时政治宣传品使用。南宋以后使用得很少。1367年朱元璋派兵北伐时作《谕中原檄》,指斥元朝残余统治势力的罪恶,安抚中原地区民心。近代中国农民革命政权和一些群众团体也曾使用过檄文,如太平天国军师洪仁玕1861年发布《诛妖檄文》二篇,号召清朝官兵起义或投降;1861~1890年间,湖南、四川、江西、河北等许多地方都有群众团体声讨外国侵略者的檄文流传。唐、宋到清代,檄又作为下行的符、牒、牌、札等文种的别称;“文檄”一词常被用作一般官府往来文书的统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