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迪伦马特,F. |
释义 | Dilunmate 迪伦马特,F.(卷名:戏剧) Friedrich Dürrenmatt (1921~ ) 瑞士戏剧家、小说家。 生平 1921年1月5日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柯诺芬根,父亲为基督教牧师。1935年迁往伯尔尼市,1941年在苏黎世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后,又回伯尔尼攻读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大学毕业后,在苏黎世《世界周报》担任美术和戏剧编辑。1946年迁居巴塞尔,同年完成第一部剧作《立此存照》,从此专事写作。1949年《罗慕洛大帝》首演成功,作者开始崭露头角。1956年《老妇还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时改为《贵妇还乡》)上演后迪伦马特开始获得国际声誉。1962年《物理学家》进一步奠定了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至此迪伦马特的戏剧创作独特风格──悲喜剧趋于定型。此后,他将早期的某些作品(包括广播剧)按悲喜剧的原则加以修改或重写,如1963年演出的根据同名广播剧改写的《海洛力斯和奥基亚斯的牛圈》,据 《立此存照》 重写的《再洗礼派》(1966年首演)和据1956年的小说《抛锚》改写的剧本。此外,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他还改写了W.莎士比亚的《约翰王》、J.A.斯特林堡的《死魂舞》、G.毕希纳的《沃依采克》以及 J.W.von歌德的《浮士德》等。 60年代中期,迪伦马特新创作的《流星》,被认为是他创作的新起点。此后的创作没有形成新的高潮,《一颗行星的图象》(1969)、《同伙》(1973)、《期限》(1976)、《滑铁卢》(1983)等首演后均告失败。80年代初迪伦马特宣称他的戏剧创作陷入了死胡同,他必须寻找新的创作形式,这种形式叫“素材”,这是一种回忆录性质的作品,其中有他早年收集的素材,包括神话、传说、现实故事等。 剧作 迄至1983年,迪伦马特创作并改编的大型舞台剧共21出。此外还有50年代写的8出广播剧,有《维加的业绩》、《围绕驴子影子的审判》、《双影人》等。迪伦马特在理论上写有《戏剧问题》、《论席勒》、《喜剧解》、《与比奈特的谈话》等阐述他独到见解的多种评论著作。1980年瑞士出版了他的作品集29卷,已被译成40余种语言。 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迪伦马特在戏剧方面的独特建树是悲喜剧。《罗慕洛大帝》是作者的成名作。剧中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不理朝政,面临日耳曼人大军压境,他却从容地吃着鸡蛋。廷臣和他的妻女心急如焚,要求他立即组织抵抗,以捍卫祖国的领土与尊严。但他无动于衷,却宣称:西罗马帝国几百年来侵略成性,罪积如山,我当一个无为的皇帝,促进它的灭亡,正是为了充当世界正义的法官,来宣判这个罪恶帝国的死刑,廷臣们忍无可忍,拔刀相逼,这时日耳曼军首领鄂多亚克突然出现,他没有杀死或囚禁罗慕洛,而是让他光荣退位。该剧的历史背景是真实的,但情节是虚构的。所以作者加了个副标题:“非历史的 4幕历史喜剧”。 1952年首演的《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先后经过 3次修改,1969年才定稿。这出由两部分构成的喜剧被认为是迪伦马特的第三部名剧,并被搬上了银幕。剧中女主人公安娜塔茜娅是个“既美丽又有罪”的女人。 3个不同信仰的男人都想得到她,挽救她,但都一一宣告失败,不是逃往南美洲就是与女主角同归于尽。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精神、东方的共产主义抑或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都挽救不了她。 3幕喜剧《天使来到巴比伦》,描写上帝派天使把美丽少女库尔比赐给人间的最卑贱者,却错给了巴比伦国王。少女要求国王弃冠行乞,国王却一心想统治世界,人们涌进王宫,要求立这位“天仙”为王后,却被当作叛乱镇压。国王借机宣判这位拒绝服从的美女以死刑。这时,一位名叫阿基的真正卑贱者因行乞被判绞刑,他巧妙地换取了刽子手的职位,混进王宫,救出库尔比,双双逃进沙漠。这出戏现实图景与童话的想象交织,是一出浪漫主义佳作。 1955年,作者写出了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老妇还乡》。剧中女主角老妇是美国一个女亿万富翁。45年前她曾与小城商人伊尔相好而怀了孕,但伊尔否认自己的责任,使她沦为妓女后嫁给一个石油大王。如今她家财万贯,带着扈从回乡复仇。她悬赏10亿美元,要小城居民为她“主持正义”,害死伊尔。结果人们终于经不起金钱的诱惑,让这位复仇狂如愿以偿。这是一出杰出的悲喜剧。其中的悲、喜成分熔于一炉。女主人公克莱尔的不可一世和男主人公伊尔的想入非非形成悲喜的场景。伊尔终于认识到“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惹出来的”,并决心以性命来赎罪,于是从一个令人鄙视的形象变成了令人同情的对象;居伦居民们屈服于金钱势力,在主持正义的幌子下牺牲伊尔,渐渐失去了令人同情的因素。 《物理学家》(1962)表现了科学与人类命运的关系问题。一个名叫莫比乌斯的物理学家发明了一种万能体系。他惟恐被军事大国利用,便装疯躲进了疯人院。但东、西方科学情报机构获悉这项发明,各自派了一名科学家装疯进了这家疯人院,以图争取莫比乌斯。疯人院的女院长得到了万能体系的资料,为防止泄露机密,把他们终身监禁在疯人院里,理由是他们杀死了被派去监视他们的三名护士。最后,这位疯人院长自己却真的疯了。《物理学家》是一部哲理剧,作者采用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形式。它的构思十分巧妙:疯人院由科学家的避风港变成终身监狱,突出悲的思想主题,又有喜的戏剧效果。主要人物的设计也别具匠心,他们疯言疯语既有滑稽的笑料,又有严肃的哲理。 《流星》(1966)一剧的主人公是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死去两次,又两次复生。他要以贫穷告终,将一生中积蓄的 150万巨款付之一炬。这出戏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主人公死而复生问题,有人认为,既然陨石穿过空气可以发光,那么一颗熄灭了的大脑也可以通过与别的物质的磨擦而重新灼热起来;有人则认为,既然作者认为今天已经不存在悲剧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那么悲剧中的死亡就成为不朽的了;也有人说,这是作者要描写奇迹进入了人的日常世界。 艺术观点与特色 不可知论和历史循环论构成迪伦马特艺术观的哲学基础。他认为艺术包括戏剧是不能反映世界的, 只能“表演世界”或 “呈示一个世界的图象”。他否认戏剧的教育作用。但他是一个具有艺术抱负和革新精神的作家。他认为:“不是先有亚里士多德定律,而后才有古希腊悲剧,而是先有古希腊悲剧,而后才有亚里士多德定律。”他强调实践是理论的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前人的理论就一点不起作用了,“那一度成为规律的东西,现在变成一种例外,或一个事件,它能一再发生。”例如古典主义“三一律”原则已过时了,但作为个别现象,它仍然可以存在。在迪伦马特的剧作中,至少有3出名剧(《罗慕洛大帝》、《物理学家》、《流星》)是用“三一律”写出来的。 迪伦马特反对创作必须遵循某种统一的风格或模式,认为从文艺复兴时期的L.F.de维加·伊·卡尔皮奥(1562~1635)起,统一的风格就不存在了,今天“只能有多种风格,而且都是从实验中产生的。”这一观点是他“弃旧图新”,探索独特艺术道路的出发点。 迪伦马特追求的是“多彩的戏剧”。他反对把任何古代和同时代的名家当作无条件效法的对象,主张把他们作为“激发者”和“对话者”。他倾向于那些具有喜剧色彩和社会讽刺色彩的作家。迪伦马特认为今天那种“悲剧所赖以存在的肢体健全的社会共同体作为整体已不复存在了”,因此“只有喜剧才适合于我们”。这种“喜剧”情节是滑稽的,人物则是悲剧性的,是一种类似“黑色幽默”的悲喜剧。它在迪伦马特笔下是通过“距离”来表现的,而造成“距离”的主要手段是“怪诞”。迪伦马特认为:“怪诞乃是一种极致的风格,一种突然出现的形象化的东西”,“是诙谐和思想敏锐的表现”,“它能抓住时代的尤其是当前的问题。”因此怪诞构成迪伦马特艺术表现的重要特征。 “怪诞” 在迪伦马特那里是通过“即兴奇想”取得的。他说:“悲剧克服距离”,“喜剧创造距离”,而“即兴奇想则是喜剧创造距离的手段”。“佯谬”是迪伦马特艺术表现的一种诀窍。它是两种逻辑的不断消长与互相抵消,造成一种似真似假、若隐若现的艺术情趣。他的怪诞的故事不是荒诞,而是“佯谬”。这是迪伦马特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迪伦马特的主要作品都有比较明确的主题、完整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戏剧冲突、严谨的戏剧结构和生动而幽默的语言。迪伦马特善于运用丰富奇妙的想象、尖刻俏皮的讥讽和富有智慧的哲理,善于造成一种气氛和情势,使一些显然不合理的事情完全在情理之中。迪伦马特的主要戏剧作品虽然常常采用时代的或世界性的题材和主题,但艺术上却有民间性和通俗性。 参考书目 E.Brock-Sulzer Friedrich Dürrenmatt: Stationen seines Werkes Arche, Verlag,Zürich,1972. G.Benn u.a., Der unbequeme Dürrenmatt, Basler Verlag, Basel/Stuttgart, 1962. J.Knopf, Friedrich Dürrenmatt, 1980. H.Mayer,╇ber Dürrenmatt und Fritch, Verlag Neske,1977.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