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独秀 |
释义 | Chen Duxiu 陈独秀(1879~1942)(卷名:政治学) ![]() 主要政治思想 陈独秀政治思想的发展可分 3个时期:五四运动前是一个激进民主主义者。他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认为民主国家“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是真国家;而“以执政为主人,以国民为奴隶”的国家,是“民奴国家”,是伪国家。他提倡科学,认为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可以和人权学说相匹敌。他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盲目服从,强调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都由自己作主,不容许别人干涉,同时也不去干涉别人。他醉心法兰西资本主义文明,赞颂自由、平等、博爱。他主张建立革命文学,反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 五四运动后,他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肯定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认为资本家是靠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起家的;他赞成无产阶级的理论,提出劳动人民要自我解放,必须组织起来打倒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度;他宣传暴力夺取政权的观点,认为如果不实行暴力革命,被压迫的劳动者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等。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很肤浅,特别是对中国的国情缺乏深刻的了解,以至形成“二次革命论”的错误理论。他认为中国工人阶级不但数量少,而且很幼稚,不能成为独立的革命力量,中国农民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文化低,生活欲望简单,性格保守,难以加入革命;而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因此,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国民革命胜利后,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无产阶级不过获得一些自由与权力;等到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时,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党政府,陈独秀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并取得了帝国主义的让步与帮助,中国社会的封建势力已变成残余势力之残余,资本主义已占优势,并将得到和平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无产阶级只有在将来举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当前只能进行以“国民会议”为中心的合法运动。他攻击当时党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和红军游击战争是新式“流寇”、“军事投机”,是断送革命的有效方法。他还诬蔑中国共产党不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过是“游民无产阶级化、农民小资产阶级化”的党(《无产者》第 2期《关于所谓红军问题》)等。 影响 陈独秀在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在早期,他作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科学民主的宣传,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五四运动后,他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组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但是,他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大革命失败后分裂党的活动曾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