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耶利米哀歌
释义 yelimi aige
《耶利米哀歌》(卷名:外国文学)
  古希伯来先知耶利米哀叹耶路撒冷被毁及其自己身世的诗歌。
  耶利米生活于公元前7、6世纪之间,出身于乡村祭司的家庭。青年时代 (公元前626年前后)多次被捕入狱。当时西亚、北非能和巴比伦抗衡的只有埃及,犹太王国处于两大国之间,官员中有亲埃派和亲巴派之争。耶利米主张不与巴比伦为敌,以保全耶路撒冷。公元前596年,巴比伦占领耶路撒冷,立西底家为犹太王。10年后,西底家与埃及结盟,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再出兵包围焚毁耶路撒冷。耶利米离开耶路撒冷前往更雅悯族人处,因此以逃避的罪名被捕入狱。耶路撒冷城毁后获释。人们害怕巴比伦人报复而纷纷逃往埃及,耶利米虽然谴责他们,但也违反自己的意愿随他们前去埃及。公元前570年在埃及被他的同胞用石头砸死。耶利米目睹京城被毁,写《哀歌》五首。第一歌哀叹耶路撒冷毁后的惨象。第二歌谴责毁城的罪恶。第三歌作自我叹息,祈愿解放。第四歌将劫后的耶路撒冷作今昔对比,有故国不堪回首之感慨。第五歌祈求安慰和复兴。在凄绝人寰的痛苦中,仍对未来抱有希望。这是希伯来诗人的特点,也是他们信仰的传统。《耶利米哀歌》成为古希伯来诗歌的绝响,后来犹太人每逢纪念亡国之痛的集会,必朗诵和歌唱《耶利米哀歌》。
  《哀歌》的体例称“气纳体”,即每句之中有一个停顿或间歇。《哀歌》的前四歌用“贯顶法”,按希伯来文字母的数目,每歌22节,每节首句冠以特定的字母,即第一节首句冠以第一字母,第二节首句冠以第二字母,依次顺序,最后一节冠以最后一个字母(第五歌也是22节,但不用贯顶法)。《耶利米哀歌》是《旧约全书》中音律最严整的诗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