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瘀证 |
释义 | xueyuzheng 血瘀证(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Stagnation of Blood,Blood Stasis 血液运行不畅,停滞瘀积所引起,临床以固定性刺痛,舌质、皮肤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腹部癥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腹痛、噎膈、胁痛、鼓胀、中风、癫狂、痛经、闭经,以及西医的肿瘤、肝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内经》中尚无“血瘀”之名,但有“血不得散”、“恶血”、“留血”、“凝血”等说法。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瘀血”病名,并归纳了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阐发了血瘀证的症、因、脉、治问题,提出著名的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及补阳还五汤等治疗血瘀证的方剂。 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温煦推动。若寒邪入血,寒凝血滞,或情志不遂,气郁血滞,或津血亏虚,血结停滞,或久病体虚,阳气不足,无力温煦推动血液的正常运行,便会形成血瘀证。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以局部刺痛,痛处不移,痛而拒按,夜间加剧,肌肤粗糙如鳞甲,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为主。辨证时,首先要确定血液瘀滞的部位,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有胁痛、痞块;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成块;瘀阻肢体局部,可见局部青紫,肿痛。其次要分析形成血瘀的原因,如面色淡白,身倦乏力,少气懒言,为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所致的气虚血瘀证;如患者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闷疼痛,日久不解,发展为胸胁刺痛、拒按,甚则胁下出现痞块等症,乃由气滞导致的血瘀证;如手足局部冷痛,肤色紫黯,多与感受寒邪或阳虚生寒,寒凝血脉有关;若发热,口渴,头痛,烦躁,神昏谵语,肌肤发斑,甚或出血,少腹坚满胀痛,大便色黑,是瘀热互结下焦的表现。血瘀证的成因,常可相兼为患,如气虚,加之情志不舒,可形成气虚气滞的血瘀证。 血瘀证的治则一般为活血化瘀。具体治疗须根据病因、病情轻重和血瘀证之虚实,而结合补气、养血、行气、温经、凉血、破瘀消积进行。 血瘀证的现代实验研究主要从血液流变学、血液生物物理学、血液动力学、血液微循环等方面进行。一般认为血液黏度是判定有无血瘀及血瘀程度的重要指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