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米德,M.
释义 Mide
米德,M.(卷名:社会学)
Margaret Mead (1901~1978)
  美国女人类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F.博厄斯和R.F.本尼迪克特的弟子。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卒于纽约。1923年在纽约的巴纳德学院获文学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先攻读心理学,后改习人类学,192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助理馆长(1926~1942)、副馆长(1942~1964)、馆长(1964~1969),1969年7月起为该博物馆的民族学名誉馆长。她还担任过美国人类学会主席(1959~1960)和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主席(1973)。1979年被追授“总统自由奖章”。主要著作有:《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1928)、《新几内亚人的成长》(1930)、《三个原始社会中的性和气质》(1935)、《时刻准备着》(1942)、《男性与女性──有关变迁世界中性别角色的研究》(1949)、《苏维埃对权力的态度》(1951)、《文化与承诺》(1970)等。米德研究的主要课题有:个性发展与文化的关系,原始文化的现代化变迁,妇女问题以及文化传承中的代沟问题。她曾多次深入太平洋地区的原始民族中从事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论证问题时多用跨文化比较的材料。早期学术思想受S.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后来通过研究发现了该学说的缺陷。她指出,当时的社会心理学仅仅是一种关于欧美文明人的心理学,对于人类行为模式的阐述具有明显的局恨性;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已证明,对塑造人格与行为模式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米德后期的研究方向由原始文化转向当代社会问题,其中对代沟的研究在当今社会学界有较大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