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蹇义
释义 Jian Yi
蹇义(1363~1435)(卷名:中国历史)
  明朝大臣。字宜之,初名瑢。巴县(今属四川)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授官中书舍人。因奏事称旨,太祖又喜其诚笃,为之更名义。惠帝即位后,超擢为吏部右侍郎。当时齐泰、黄子澄等人当国,立意改革太祖制度,而他无所建明。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入继大统,蹇义官迁左侍郎,不久,进尚书。永乐二年(1404)兼太子詹事。七年成祖巡狩北京,命辅皇太子监国。其时,因他谙熟朝廷典章制度,通达礼仪,故国家军政大事均倚办于他,与户部尚书夏原吉齐名,朝廷内外称为“蹇夏”。得帝宠信,数度奉命兼理其他部事,虽职务众多,亦能应付自如。十九年三殿灾,成祖派廷臣巡行天下,蹇义分巡应天诸府,访军民疾苦,黜免扰民之文武官吏,上疏条陈数十事奏行。翌年,成祖听信谗言,怪罪太子,蹇义受牵连入狱,次年获释。仁宗即位后,以其为国朝元老,兼有监国功劳,愈加倚重。进官少保,继进少师,赐冠服、印章,宠遇尤渥。与英国公张辅及户部尚书夏原吉共同监修《太宗实录》。仁宗卒,他力赞修筑献陵宜俭。宣宗即位后,主修《仁宗实录》。宣德三年(1428)随帝巡行北边。此后,宣宗以其年事已高,命朝夕侍于左右以备顾问。英宗即位未逾月,以疾卒。赠太师,谥忠定。
  蹇义为人朴实,待人以诚。久任吏部尚书,历事五朝,在明朝初期的政治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其为政致力于典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但思想上重于守成,故无重大建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3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