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肺孢子虫病
释义 feibaozichongbing
肺孢子虫病(卷名:现代医学)
pneumocystosis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寄生于人体肺泡引起的急性肺部疾病。又称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卡氏肺囊虫病。常伴发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本病在各国都有报告,中国也有确诊病例。
  卡氏肺孢子虫分类学地位尚未明确,有些超微结构似弓形虫、疟原虫,又对乙胺嘧啶、戊烷脒、磺胺嘧啶、增效磺胺、甲基异唑等抗原虫药敏感,故暂归于原生动物亚界,顶端复合体动物门,孢子虫纲,球虫亚纲,艾默氏虫亚目。此虫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人和鼠、猫、犬、兔、豚鼠、猴、猪等动物的呼吸道。是一种条件致病性原虫,仅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致病,如先天免疫缺陷或后天免疫抑制状态。1980年代因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易患本病,乃引起普遍重视。
  此虫的整个发育过程均在肺泡中进行,生活史包括滋养体期、囊前期和包囊期。经空气传播。小滋养体自包囊逸出,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1~2μm;此后发育为大滋养体,大小约2~5μm。肺泡内成堆的虫体及崩溃物附着于肺泡壁,引起炎性反应,形成大量泡沫妨碍了气体交换。虫体大量反复增殖,使肺泡上皮增生,部分上皮细胞脱落,肺泡间质增宽,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形成间质性肺炎。大滋养体以二分裂、出芽或接合生殖等方式繁殖。以后其细胞膜增厚形成囊壁而进入囊前期。核分裂为8个,每个核周围围以胞质,形成囊内小体(或称子孢子),囊壁继续增厚形成包囊。
  本病继发于其他严重疾病。临床上分两型:婴幼儿型和儿童成人型。婴幼儿型以浆细胞浸润为主,起病缓慢,患儿有不安、食欲不振、腹泻,不发热或低热,一周后出现频繁干咳、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及紫绀,病情逐渐加重,死亡率高达50%。儿童成人型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常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史。起病一般急骤,有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肺部体征不明显,偶可听到湿性啰音,死亡率可达20~60%。X 射线胸片显示一侧肺间质性浸润阴影或两侧弥漫性间质浸润,从肺门向周围呈蝴蝶状伸展。
  病原学诊断是目前主要的诊断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开胸肺活检、穿刺肺活检、支气管镜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及痰液浓缩法等;肺组织活检法的检出率较高,但有一定危险。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有辅助诊断价值。
  治疗药物有戊烷脒。甲氧苄胺嘧啶 (TMP)加磺胺甲基异唑 (SMZ)和乙胺嘧啶加周效磺胺也可应用。预防措施主要为隔离患者,或用TMP-SMZ作预防性服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