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系统评价
释义 xitong pingjia
系统评价(卷名: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
systems evaluation
  对新开发的或改建的系统,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对系统设计的各种方案进行评审和选择,以确定最优或次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由于各个国家社会制度、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教育水平和民族传统等各不相同,所以没有统一的系统评价模式。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
  系统评价步骤  系统评价一般包括:①明确系统方案的目标体系和约束条件,②确定评价项目和指标体系,③制定评价方法并收集有关资料,④可行性研究,⑤技术经济评价,⑥综合评价。图中示出系统评价的一般程序。根据系统所处阶段来划分,系统评价又分为事前评价、中间评价、事后评价和跟踪评价。①事前评价:在计划阶段的评价,这时由于没有实际的系统,一般只能参考已有资料或者用仿真的方法进行预测评价,有时也用投标表决的方法,综合人们的直观判断而进行评价。②中间评价:在计划实施阶段进行的评价,着重检验是否按照计划实施,例如用计划协调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评价。③事后评价:在系统实施即工程完成之后进行的评价,评价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因为可以测定实际系统的性能,所以作出评价较为容易。对于系统有关社会因素的定性评价,也可通过调查接触该系统的人们的意见来进行。④跟踪评价:系统投入运行后对其他方面造成的影响的评价。如大型水利工程完成后对生态造成的影响。
 


  系统评价项目  系统评价必须有多种项目和相应的指标组成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系统所强调的不同评价要素,可以组成不同的评价项目和指标体系。一种综合评价项目和指标体系见下表。
  系统评价方法  系统评价方法有以下四类:①专家评估。由专家根据本人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判断来进行评价。常用的有特尔斐法、评分法、表决法和检查表法等。②技术经济评估。以价值的各种表现形式来计算系统的效益而达到评价的目的。如净现值法( NPV法)、利润指数法(PI法)、内部报酬率法( IRR法)和索别尔曼法等。③模型评估。用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仿真来进行评价。如可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计量经济模型和经济控制论模型等数学模型。④系统分析。对系统各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来进行评估。如成本效益分析、决策分析、风险分析、灵敏度分析、可行性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系统评估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相关树法。相关树法是美国霍尼韦尔公司1963年为编制空间长远规划所用的方法。美国在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时也应用这种方法,取得明显效果。相关树可表示整个目标体系。通过相关树就能分析同一级水平中各个因素对上一级水平中有隶属关系因素的各自的相对重要性。逐级往上递推,直至零水平,即可知道每个因素对于完成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重要性的数量评价一般是通过向专家征询意见而获得的。通常先由专家们分别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给出估值,然后将这些估值平均。一级评估完毕即向上一级水平递推,每次递推都要考虑组合的相对重要性。例如,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所采用的相关树的最低一级水平有两个因素:检漏和除臭。对于这两个因素,要从多个目标考察它们分别对开系统的相对重要性,如从“对生命的影响”和“居住性”两个目标来评价检漏和除臭的各自相对重要性。经征询意见:对前一个目标,检漏评为0.9,除臭评为0.1;对后一个目标,分别评为0.3和0.7。还要了解这两个目标在作评价时的相对重要性。征询意见后得出“对生命的影响”为0.8;“居住性”为0.2。这样在对开系统进行多目标评价时,就能算出检漏的相对重要性为0.78(即0.8×0.9+0.2×0.3=0.78);除臭的相对重要性为0.22(即0.8×0.1+0.2×0.7=0.22)。逐级上推,就可对相关树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具体估算。
  参考书目
 方永绥、徐永超:《系统工程基础──概念、目的和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0。
 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8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