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钧台钧窑遗址
释义 Juntai jun Yao yizhi
钧台钧窑遗址(卷名:文物 博物馆)
Site of the Jun Yao at Juntai
  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城关钧台。遗址东西长 1100 多米,南北宽约 350米,文化堆积层厚达1~2米以上。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全面钻探和重点发掘。钧窑初创于唐,盛于北宋末年,衰落于元,明代停烧,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的技艺成就对各地瓷窑产生了影响,成为中国一大瓷窑系统,即钧窑系。钧台窑址是北宋后期的官办瓷窑之一,所烧制瓷器均集贮宫中,被历代皇室所珍藏。该遗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迹  已发现11座由陶窑发展而来的半倒焰式窑炉,皆为就地挖筑,全系土壁,有的在窑门或烟囱口部砌筑少量小砖。窑门多数向北,个别向西,可能是为利用自然风加强火力。窑多为圆形或马蹄形,是单火膛窑,长方形的双火膛窑只发现 1座,窑室后壁中间和两角设计3 个扇面形烟囱。窑室内燃烧温度达1200℃以上,可利用氧化焰转还原焰,使复杂的钧釉产生特殊的窑变。这些窑炉分布比较集中,有的排成一线,有的三窑鼎立,中间设有作坊。
  遗物  窑区内出土很多窑具,其中有筒状匣钵、漏斗形匣钵和锯齿状圆形支烧具等;另有修理瓷坯用的铜刀、鹿角抿子等工具和瓷土、釉药、彩料等原料。出土的钧瓷釉色多变,有天蓝、紫红、月白、豆青、米黄等色。器形有各式花盆、奁、尊、碗、盘、炉、钵、洗等,胎质坚硬致密,造型端庄大方。盆、奁的底部,按照器形大小排列刻有从一到十的汉字编号。还发现有用钧瓷泥制作的“宣和元宝”钱模。
  遗址内还出土有一定数量的汝瓷、影青瓷、白地黑花器和天目瓷,器形有碗、盘、钵 、罐、盆、盒、瓶、枕、灯台、炉、高足碗、壶、器盖和各种人物、动物等小玩具。
  宋代钧瓷以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对后世的陶瓷工艺有深刻的影响。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的宝石红、霁红、郎窑红和桃花片等,都是在钧瓷的影响下发展成的。
  遗址保护  钧台钧窑遗址发掘后,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护。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同时拨款为 1号和 7号窑炉修建了民族形式的保护房和围墙。
  参考书目
 赵青云:《河南禹县钧台窑址的发掘》,《文物》1975年 6期,北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