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里科尔,P.
释义 Like'er
里科尔,P.(卷名:哲学)
Paul Ricoeur (1913~  )
  法国哲学家,现象学解释学的主要代表。出生于法国瓦伦斯。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哲学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俘,曾在德军俘虏营中研究G.马塞尔、K.雅斯贝尔斯以及E.胡塞尔等人的著作。1948年起先后任教于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巴黎大学、巴黎第十大学、比利时的卢汶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主要著作有:《意志哲学》(1950~1960)、《弗洛伊德和哲学》(1965)、《解释的冲突》(1969)、《隐喻的规则》(1975)、《行为的语义学》(1979)等。
  里科尔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致力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研究,并提出了意志现象学学说。这一学说是在A.普凡德尔和马塞尔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探讨随意性生命与非随意性生命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存在性谬误(有限性、罹罪性及情热)导致人性的脆弱等主题。
  60年代初,由于精神分析学说与法国结构主义运动的影响,里科尔转向了“解释学现象学时期”。里科尔认为,存在哲学仍然假定存在着独立的自我意识,而K.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见历史唯物主义)、F.W.尼采的价值与意志关系的思想以及S.弗洛伊德对意义与愿望关系的探讨,都各自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人对自身的认识只能借助于人的种种外在表现来达到。他认为,存在问题与解释问题相互依存,被解释的存在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活动中,因而“理解的本体论”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方法论”中,同时也只有通过各种解释的冲突才能认识被解释的存在。从60年代末开始,里科尔在日常语言哲学的影响下,专注于各种语言哲学问题,从而扩大了他对解释学的研究范围,他认为,当代解释学必须先通过语言层面的“迂回步骤”,即以理解在其中实现着的层面──语言层面为起点。他又把行为型式比喻为语言式的文本,认为行为的意义与其动机均不一定与行为的后果一致。在他看来,行为的意义正如文字的文本一样,也是开放性的,它有待于在新情况下重新被确定。
  里科尔的哲学思想具有较明显的综合性和折衷性,它在欧美哲学以及人文科学界,有较广泛的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5 5: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