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莆仙戏 |
释义 | puxiɑnxi 莆仙戏(卷名:戏曲 曲艺)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两县及闽中、闽南等兴化方言地区,并曾到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演出。南宋时,莆田、仙游(宋代同属兴化军)民间不仅有歌舞、说唱、杂技和傀儡,而且在宋杂剧的影响下,也出现了综合歌舞表白以搬演故事的兴化杂剧。明初,兴化杂剧吸收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声腔的艺术营养,进一步融化、丰富提高,形成兴化腔,并称“兴化戏”。因脚色行当原为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 7个,也称“兴化七子班”。兴化戏明代中叶就已盛行,清代又有很大发展。1954年改称“莆仙戏”,现有5个专业剧团,100多个业余剧团,遍布莆田、仙游两县的城镇和农村。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其中《蔡伯喈》、《王魁》、《瑞兰走雨》、《刘知远》、《王十朋》、《迎春杀狗》、《刘文龙》、《张协状元》等,多保留了南戏的风貌。其他剧目为明清传奇本或取材于历史小说、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屠岸贾》、《苏秦》,以及《封神榜》(8本)、列国(8本)、三国(10本)、隋唐( 8本)、杨家将(16本)等。代表剧目有《琴挑》、《春江》、《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团圆之后》已摄制成影片。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还遗留着一些傀儡戏的表演动作,如旦脚出场,走蹀步,手摆在胸前,伸出五指,骑马的台步,总是一跳一踢,武场开打常左一冲,右一荡,都与傀儡戏相似。此外各行当都有一套严谨的基本功和专有的程式动作。像生行的三步行、四步寄、牵步蛇、雀鸟跳;旦行的细蹀、粗蹀、千金坠、扫地裙、鲤鱼摆肚;靓妆(净)行的三下提、三下跳、摸田螺、鸡母孵;丑行的双手溜、七下溜、矮步、蛛行等。这些独特的动作和程式,构成了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表演风格,如《百花亭》中百花公主的“花鱼戏水”,《吊丧》中祝英台的“摆椅忆梁”,《瑞兰走雨》中的“走雨跌扑”以及《琴挑》、《千里送》、《敬德画像》、《果老种瓜》、《秦琼打登州》、《虎牢关》、《三鞭回两锏》等戏中各自成套,并具有独特风格的表演技巧,至今仍为初学者练习基本功所必修。莆仙戏的唱腔,主要是以唐宋词曲和俗曲、俚歌(民间音乐曲调)为基础,先后受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声腔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兴化腔”。其曲牌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说,曲牌名多与宋元南戏相同,有〔降黄龙〕、〔梁州序〕、〔薄媚衮〕、〔催迫〕、〔好事近〕、〔啄木儿〕、〔福清歌〕、〔福州歌〕、〔大影戏〕、〔太子游四门〕等。唱腔结构为曲牌联套体,由几支曲牌组成有“引子、过曲、尾声”的套曲。而且也运用“犯调”或“集曲”等方法,加以变化丰富。演唱方法男女脚色均用真声,有帮唱和帮腔。伴奏乐器原有大笛(中音唢呐)、吹笛、笛管(与筚篥相似)等,打击乐器有大鼓、文鼓、大锣、沙锣、小锣、大锉(铙类)等,后来又从民间音乐和其他戏曲剧种中吸收了一些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乐曲有〔百家春〕、〔海底鱼〕、〔一江风〕、〔风入松〕、〔小桃红〕、〔风和子〕等100多支。此外,也吸收了外来的一些曲调,如〔佛引〕、〔赏花〕、〔柴排调〕、〔梅花三弄〕、〔雨打芭蕉〕等。名演员有黄文狄、林栋志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