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胶体制备
释义 jiaoti zhibei
胶体制备(卷名:化学)
preparation of colloids
  常规制备胶体的方法有二:一是分散法,即将粗大物料研细;二是凝聚法,将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胶体粒子。
  分散法  研磨法  干的或湿的粗大物料,在研钵、粉碎机或胶体磨等设备中,利用冲击力粉碎或剪切力磨细。研磨过程中,胶体粒子往往会再次聚结成较大而又难研碎的聚集体,以致难以磨得更细。此时,若添加合适的吸附性物质,情况可以大为改观。
  超声波法  超声波通过机械装置产生相同频率的机械振荡,机械波疏密交替,将粗大物料撕碎成胶体粒子。
  胶溶法  一些新鲜的沉淀或聚沉的胶体,用纯净液体或溶液高度稀释,会重新分散成溶胶。这对电性稳定的体系来说,是经常发生的。如带负电荷的碘化银溶胶,经硝酸钾凝结后,用蒸馏水或稀的硝酸钡溶液洗涤,均可再分散为溶胶。
  电弧法  主要用于制备贵金属溶胶。在插入分散介质的贵金属正负电极上加适当电压,产生电弧,高温使金属表面原子蒸发,又立即在不断冷却的分散介质中凝聚成胶体粒子。这实际上是分散法和凝聚法的结合。
  凝聚法  溶解的分子或离子等经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析出。添加不良溶剂或改变温度和压力,使其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只要条件合适,均可形成胶体。胶体形成时,伴随着成核作用和晶体生长。按经典的成核理论,成核速度(即单位时间内核的生成数目) J可用下式表达:
     

式中NA为阿伏加德罗数;ccS分别为成核物质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浓度;γ为界面张力;Vm为核的摩尔体积;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核一旦从过饱和溶液中形成,就开始积累生长,会使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下降,所以物质在成核和晶体生长这两个过程中有竞争。成核过程越快,则在过饱和现象解除以前形成的核数目就越多,晶体就越小。
  制备单分散胶体的技术  无机溶胶  胶体粒子的正负电荷尺寸(从20埃到7000埃)均可任意指定,其形状(如球、针、棒、片、纺锤形、多角形等)同一。制备要领是掌握药剂浓度,主要是离子间比例、老化温度和时间、pH等因素。微乳状液中制备单分散胶体是目前一项新技术。
  球形乳胶  乳胶粒子的尺寸,可在几百埃到几千埃内任意指定。关键在乳液聚合的成核和生长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加入量是否恰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