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裸唇纲
释义 luochun gang
裸唇纲(卷名:生物学)
Gymnolaemata
  苔藓动物门中最大的 1纲。因其个虫虫体口部无褶状构造(口上突起)掩盖而得名。
  绝大多数裸唇类群体属于被覆型,由连成一片的个虫直接附着在各种基质上。有些群体借特殊附着机构附着在各种基质上,或与水螅、海藻等丛生在一起,如某些粗胞苔虫、草苔虫和鲍克苔虫。有些种类群体基部有空个虫构成的柄,藉以插入泥沙中生活。有些种类整个群体虽趋于钙化,但群体基部有膜质的空个虫,藉以固定于泥沙中。裸唇类群体形状变化很大,即使同一种群体,也因环境不同而形状相异。未钙化或钙化弱的类群可形成直立而细弱的树枝状群体,或形成单列枝状、多列圆柱状或扇状群体。大多数裸唇类个虫比较钙化,因而群体通常致密而坚实。大多数钙化裸唇类群体直接被覆在基质上,被覆性种类的个虫或呈扇状分布,或呈辐射排列,或交错排列成五点形,其群体可在各种基质上形成圆形斑点、星形小片、丘状疣突,甚至可从基质向上生长成柱状、树干状、网状和珊瑚状等。
  裸唇类皆有多态现象。自个虫圆柱形,但多数呈扁平箱形。相邻个虫借隔壁或腹壁分开,由填充组织的孔壁相连。体壁由生活组织和分泌物(尤其是碳酸钙)组成,但不包括肌纤维。触手冠位于体躯末端,皆呈圆形。触手在基部相连,沿圆形触手冠基盘排成单列,当其伸展时形成触手钟,用以捕获食物。口位于触手冠中央。无口上突起。使触手冠外翻的机制基本上取决于肌肉作用引起的体壁变形。新个虫借助于隔壁解体在相邻的分歧系列(个虫列)内产生,故虫囊壁的形成是在虫体分化之前。消化管在某些栉口目和极少数唇口目具有特殊的咀嚼胃。大多数裸唇类皆雌雄同体。通常有卵胞、胚囊等育卵构造。精巢由个虫围腔膜分化而成,通常位于个虫始端的体壁和胃绪上。精原细胞自精巢游离进入体腔形成成团(称为泡状体)的精母细胞,经2次成熟分裂为精子细胞。成熟的精子由泡状体破裂而出,聚集在后体腔的末端部分,借助触手冠的反复伸出和缩进,经两背中触手释放至体外。卵巢也由围腔膜分化而来。根据卵子发生和胚胎发育,裸唇类的有性生殖分以下 3种类型:①小型卵子经背中触手之间的触手间器官排入海中,在海水中受精。受精卵发育成为摄食性的扁平三角形的具有2枚介壳的浮游幼虫,称双壳幼虫。在附着前,双壳幼虫能在水层中生活几周。②在体腔内产生富含卵黄的大型卵子,此种卵子由体腔孔进入位于个虫体表的育卵室内。如育卵构造为卵胞,胚胎无需营养,在发育期间胚胎大小不变。逸放出的幼虫为非摄食性的冠状幼虫。③产生极微小的卵子。卵子经体腔孔进入卵胞腔隙内。卵胞内含卵室和内囊,受精卵位于卵室和内囊之间。胚胎由母体获取营养,在发育期间体积增大,逸放出非摄食性的冠状幼虫。
  本纲多数种类分布在海洋里,从潮间带至大洋底部都有,但通常栖息在水深200米以内的陆架区。在潮间带,一般分布在海藻比较丰富的岩礁地区;在陆架区,多半附着在扇贝类、蛤类等表面具肋状构造的贝壳上,或与水螅、珊瑚类等合生在一起。在泥质海底或陆架斜坡以及斜坡以外的区域,种类大大减少;这是由于那里不仅缺少必要的附着基,而且淤泥环境也不利于摄食和呼吸。本纲少数种类能分泌磷酸盐,钻入贝壳营钻孔生活。主要以硅藻和原生动物为食。
  本纲分2目:栉口目和唇口目,其中唇口目是现代苔藓动物最繁茂的一族。
  参考书目
 R.D.Barnes, Invertebrate Zoology, W.B. Sauders Co., London, 198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