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菜园土壤管理 |
释义 | caiyuan turang guanli 菜园土壤管理(卷名:农业) soil management of vegetable garden 蔬菜从播种(或定植)至收获完毕前,为改善土壤条件达到高产优质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中耕、培土、灌溉、排水、施肥和地面覆盖等。 中耕 多数蔬菜作物根系分布浅,与杂草的竞争力弱;根系呼吸需氧量高,要求土壤疏松,有较好的透气性。如土壤空气中O2的浓度降到10%以下,番茄的生育就显著恶化;豆类蔬菜由于根瘤菌属好气性细菌,对土壤的透气性要求更高。这就决定了中耕的必要性。中耕的次数、深浅因蔬菜种类、土壤状况和季节而异。对于根系再生能力较弱的蔬菜(如辣椒、芋等),生长中、后期不宜中耕。暴雨前亦应停止中耕,否则会加剧水土流失,加重雨害。灌溉或降雨以后中耕,有利水分蒸发,提高土温。果菜定植后如遇早春地温偏低,土壤偏湿,一般多行深中耕,以创造松、暖的土壤条件,促进生根发棵,提早结果;干旱季节则行浅中耕以防旱保墒,降低地温,保护根系。 培土 通常结合中耕进行。对茄子、辣椒等株型较大的蔬菜进行培土,可增强抗风能力,防止倒伏。在降水集中季节,蔬菜根系常因水土流失而裸露土表;雨过天晴及时培土护根,可避免曝晒伤根引起死亡。冬季对露地的植株如甘蓝、萝卜等进行培土,可预防冻害。对易生不定根的蔬菜如番茄、南瓜、冬瓜等,培土可以扩大根群,增强吸收能力。对于薯芋类蔬菜如芋、马铃薯、生姜等,培土可降低地温,创造黑暗环境,利于地下茎(球茎、块茎或根茎)的发育。培土也是使某些蔬菜作物的器官软化,提高其食用品质的重要措施(见软化栽培)。 灌溉 蔬菜食用器官一般含水分90%以上,这是食用时柔嫩多汁的重要原因。但蔬菜根部的吸水能力都较弱,如黄瓜根的吸水力为4个大气压,胡萝卜和甘蓝为6~8个大气压,番茄为8~10个大气压,仅相当于多数植物平均值(15个大气压)的27~67%。因此,土壤水分不足不仅会影响蔬菜的出苗,还会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一般是出苗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吸水萌动和发芽;幼苗期耗水虽不多,但因叶片的角质层和根系尚不发达,对缺水敏感,干旱时要注意轻浇勤浇;移植栽培的蔬菜,定植前数日进行控水炼苗,可增进抗旱力;定植时浇水则有利恢复生长(还苗);旺盛生长期由于植株渐大,耗水增多,供水要相应增加;产品形成期耗水最多,缺水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最明显,要保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但对收获后要进行贮藏的产品,则收获前应适当控水,以减少产品含水量,提高贮藏性。 蔬菜灌溉技术有地面畦灌、沟灌、穴浇、喷灌等。对需水量大,耐涝力强的蔬菜,包括芋、蕹菜等,可行漫灌。 排水 排水有利于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因此,无论湿润地区或半湿润地区,都是菜园管理上的一项重要作业。中国长江以南以深沟高畦为主要形式的明沟排水法,由于投资少、简便易行而得到普遍采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高畦栽培已从江南向华北迅速推广。综合性的排水措施包括:疏通河道;在汛期易倒灌的地区建设排涝泵站和控水闸,必要时进行强制排水;雨季监测内河水位,必要时采取预降措施;菜田普遍筑成高畦和短畦,使小沟、大沟、河流连成一体等。70年代以来,有些国家发展了暗排(暗管排水)技术和井排技术,中国也开始采用。 施肥 由于蔬菜生产的高度集约化,施肥受到特别重视。施肥方法因蔬菜种类和需肥特性而异:①速生型蔬菜,包括生长期较短的绿叶菜,由于栽种密集,根系分布浅,植株生长快,对土壤速效养分要求较高。施肥以追肥和速效氮为主。②先形成同化器官(叶片)然后形成产品器官的蔬菜,包括薯芋类、根菜类和白菜类等,进入产品器官形成旺期以后,茎、叶生长渐趋停止。其中,以淀粉为主要贮藏物质的蔬菜,宜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早施追肥,重施钾肥。对于以含氮有机物为主要贮藏物质的蔬菜,则宜在施用基肥的基础上,勤施氮肥,促进发棵,在叶球(或花球)开始形成时施重肥。③同化器官与产品器官同时发育的蔬菜,包括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进入开花结果期后,茎叶生长并不停止,而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了保证植株发棵与结果协调进行,宜多施基肥,勤施追肥,氮磷钾配合。施肥的种类、数量和时期根据植株长相诊断或营养诊断决定。 地面覆盖 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提高地温的重要方法。中国传统的地面覆盖,多以藁秆以至砂石(见砂田)等为覆盖材料。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塑料薄膜覆盖得到发展,除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外,兼能防止养分流失和改善株间光照状况。用特种地膜进行覆盖还有灭草、避蚜等功能。日本是应用这项技术较早的国家,欧洲国家于60年代开始应用,中国自70年代后期起推广也极迅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