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货币主义的价格理论
释义 huobizhuyi de jiɑge lilun
货币主义的价格理论(卷名:财政 税收 金融 价格)
monetarist theory of price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货币学派有关货币数量和价格总水平关系的一种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大学教授M.弗里德曼。
  该理论坚持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长期中货币中性以及货币对物价与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的观点。但现代货币主义不把充分就业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作为基本理论前提,而是区分了短期和长期经济过程,把偏离充分就业状态当作一种短期现象,把流通速度的波动当作数量有限的几个变量的稳定数,从而得出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变动只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传统结论。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货币需求函数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财产总额、财产的构成、各种财产所得到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人们持有货币及其他形式的资产时所预期的收益等。其中作为各种形式资产总和的总资产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在实际中以持久收入来代替。持久性收入是一个人在相当长时期内从拥有物质资本中经常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的平均数,它在长期中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函数。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主要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与利率的关系不大。
  在分析货币与物价、产量的关系上,弗里德曼区分了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他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会通过货币和多种资产价格的变化引起名义收入的增加,名义收入在短期内既可以体现在产量上,又可体现在物价上;在长期内则完全体现在物价上。在论证这一理论时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发挥作用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它取决于劳工市场和商品市场的现实的结构特征。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增加可以提高产量减少失业的情况只在较短时期内存在。因此扩大货币供应量就会使价格高于预期水平,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利润增加,这样企业就会增加工人,提高产量。但是,一旦人们预期到价格会上升,就会按照预期价格调整工资和价格,使实际工资和利润恢复到原先水平。于是,货币供应增加和物价上涨对生产的刺激作用完全消失,经济重新回到自然失业率状态。货币供给增加只会导致物价上升而不影响产量。为此,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主义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强调货币政策的极端重要性。货币政策目标不在于通过影响利率来调节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而在于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因而必须使货币供给量以一个适当比率稳定增长,以防止经济波动,实现物价稳定(见货币数量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