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脊髓灰质炎 |
释义 | jisuihuizhiyan 脊髓灰质炎(卷名:现代医学) poliomyelitis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小儿麻痹症。轻者仅有低热而无瘫痪,重者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下运动神经元,造成肌肉松弛性瘫痪,可致后遗症或死亡。口服疫苗有预防作用。婴儿在出生时,多数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在出生后逐渐下降,到6个月时抗体水平最低,以后通过自然感染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到青年或成年时期大多数的抗体水平很高,并且长期保持到终生。 在热带的发展中国家,本病是婴幼儿的疾病。呈散发,4岁以上的儿童已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在温带的发达国家,由于卫生条件较好,婴幼儿的感染机会减少,而年长儿童和成人第一次感染的机会相对增加,并且成年人患瘫痪型脊髓灰质炎时病情常较重。自1955年开始应用灭活疫苗、1959年大规模应用减毒活疫苗以后,在世界很多地方本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有些地方本病已被控制。病人及带病毒者为传染源,急性期病人的传染性强,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故本病归入肠道传染病。 病原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系一种RNA病毒,直径约30nm,外膜不含脂质,故对脂溶剂乙醚、胆盐等有抵抗力。本病毒抵抗力较强,在污水、粪中可存活数月,在50%中性甘油中可活半年,对干燥敏感,加热50~55℃,30分钟可灭活,对氧化剂、紫外线等敏感。本病毒可以用灵长目动物和人的非神经组织细胞分离和培养。共有3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型与型之间可以出现交叉反应。在初次感染后,机体产生型特异性抗体;再感染另一型时,除产生本型的抗体外,尚可产生以前感染型别的抗体。 病毒经口传入后,首先在扁桃体、颈部淋巴部、小肠淋巴结以及小肠粘膜中增殖,然后进入血流,产生病毒血症,大约有1~2%的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本病毒主要侵犯神经元,使之受损害或完全破坏,以脊髓前角细胞受害最明显。 临床表现 分以下各型。 顿挫型 最常见。病情轻,有低热、倦怠、嗜唾、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几日内即可恢复。 非瘫痪型 即无菌性脑膜炎。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脑膜刺激征,表现颈部和背部肌肉僵直和疼痛等。疾病持续1~2周,可完全恢复,少数可发展成瘫痪型。 瘫痪型 临床病程又分以下几期。 ① 潜伏期。一般为5~14天。 ② 前驱期。起病可急可缓,以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为主,并有轻咳、咽痛、头痛、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泌或腹泻、腹痛等。症状多轻微,无特异性,一般持续1~4天,多数病人的病程发展至此为止,以后迅速恢复。 ③ 瘫痪前期。有的病例在发病之初即出现瘫痪前期症状而无前驱期,有的病人可在前驱期后有1~6天内无症状或症状减轻,而后进入瘫痪前期,体温再次上升(称双峰热),见于10~30%的病人,但多数病人紧接前驱期后出现瘫痪前期症状:发热较高,除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呕吐、咽痛)外,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加剧,伴多汗、呕吐、烦躁不安和嗜睡、全身肌肉疼痛、感觉过敏或异常,被子盖在身上即感疼痛,患儿不喜人抱,动之即哭。患儿可表现颈背肌痛、强直、不能屈曲,颈阻力增加,克尔尼格氏征、布鲁津斯基氏征可呈阳性。肌腱反射开始多正常或活跃,后期减弱,腹壁浅反射先减弱后消失。脑脊液有改变。有些病人出现脑膜刺激征,但此时无瘫痪。不少病人的病程到此终止。3~5天后热退康复。 ④ 瘫痪期。大多数病人进入瘫痪前期后3~4天,当体温开始下降或正在下降时出现瘫痪;无前驱期者则在起病后 3~4天时发生瘫痪,偶见晚至1周以后出现者,也有毫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出现瘫痪者。瘫痪发生前腹壁反射首先减弱,甚至消失,腱反射随之减弱而消失。一般在5~10天内瘫痪可扩大范围和逐渐加重,大多伴有中等度发热及肌痛,轻者1~2天内不再进展,重者可延续10余天,多数热下降后瘫痪就不再进展。瘫痪轻者只涉及一块肌肉,易被忽视;重者肢体不能活动,甚至可影响呼吸及吞咽。根据主要病变部位不同,瘫痪可分为脊髓型瘫痪、延髓型瘫痪(称脑干型瘫痪或球瘫痪)、脊髓延髓型瘫痪及脑型瘫痪。脊髓型瘫痪为脊髓前角神经细胞及周围神经损害所致;病毒侵犯延髓呼吸和循环中枢及脑神经核则可发生延髓型瘫痪,病情严重,多与脊髓型瘫痪同时存在,可发生脑神经瘫痪、呼吸中枢损害和血管舒缩中枢损害;脊髓延髓型表现为肢体瘫痪、呼吸肌瘫痪伴各类症状;脑型瘫痪病人可表现为大脑症状如烦躁不安、失眠或嗜睡,甚至出现惊厥、昏迷及痉挛性瘫痪,需与重度缺氧引起的症状相鉴别。 ⑤ 恢复期。急性期末热降至正常,瘫痪不再进行,肢体功能和肌力逐渐恢复。一般四肢远端如手指、足趾功能首先恢复,渐及近端大肌群,肌腱反射也随之出现。最初1~2个月恢复最快,6个月后减慢,大多在1年内能恢复,但重症者往往需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⑥ 后遗症期。因神经细胞损害严重,某些肌群的功能不易恢复,时间较长则发生肌肉萎缩,继而因长期肌力不平衡而引起肢体畸形,如脊柱侧凸、前凸,足马蹄内翻、外翻或手足下垂等,肌骼发育也可受到障碍,严重影响活动和劳动力。 诊断 瘫痪出现前不易诊断,如果有本病流行史、接触病人史,并表现多汗、烦躁或嗜睡、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咽痛及肢体感觉过敏、疼痛、颈背强直,尤其腱反射由亢进转为减弱或肌张力减退,应疑及本病而予以隔离观察,一旦出现松弛性瘫痪,可基本确诊。在前驱期,只能依靠流行学调查及仔细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与其他疾病鉴别。 治疗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无特效治疗,瘫痪期可应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如地巴唑、加兰他敏等。出现呼吸障碍时应积极抢救。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可采用针刺、推拿、按摩、理疗、功能锻炼等措施。 预防 疫苗有两种,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用三个型别的有毒力的病毒制成三价疫苗针剂,肌内注射3次,每次间隔3~6个月,血中所产生的中和抗本可维持两年,因此在2~3年后需再加强注射。但是,它不能增加肠道局部免疫力,有时有毒力的野生病毒株仍可在肠道内繁殖,作为传染源散播感染。 萨宾和科普罗斯基将减毒的病毒株制成口服减毒活疫苗糖丸,它不仅能象灭活疫苗那样产生血中 IgG抗体,还可刺激肠壁浆细胞产生局部IgA抗体,因此既阻断病毒从血流扩散到脊髓,也阻止病毒在肠道内繁殖。三种型别的糖丸疫苗需要分3次服用,每次间隔6~8周,以免引起干扰。注意冷冻保存。现在除某些北欧国家仍使用灭活疫苗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广泛采用减毒活疫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