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绍兴战国墓铜乐俑
释义 Shɑoxing Zhɑnguomu tongyueyong
绍兴战国墓铜乐俑(卷名:美术)
bronze figurines of musicians in tomb of Warring States in Shaoxing
  中国战国时期越人的铜俑。共6人,铸于一座通高17厘米,有鸟图腾柱的铜质房屋模型之内。1982年出土于浙江省绍兴市坡塘公社(今坡塘乡)306号墓。
  铜乐俑形体较粗略。 6人均为裸体,顶有髻,分前、后两排跽坐于地。大都面向屋外(房屋南向,正面无门墙,受礼听乐者应在屋外),前排左1人面向西,执槌击鼓,鼓悬于架上。另3名奏乐者在后排,东1人吹笙,西1人抚四弦琴,居中者持小棒,击一弦乐器。前排右、中2人交手于腹,胸前乳部突起,可能为女性。
  在青铜雕塑作品中,成组的群像出现在具体的建筑环境中,此为已知最早的实例。它反映了战国时期雕塑创作者模仿实物、力求再现现实生活景象的兴趣,与同期青铜器纹饰中出现的描写贵族生活的内容具有相似的特征。


  306号墓的国别,一说是越国,一说应为徐国,但一般都认为铜房屋模型与乐俑反映了古代越人的社会习俗。在祭祀活动中,伎乐人裸体不着衣冠、房子附有图腾柱,这些现象可能与古代越人好鬼神的习俗有关,或即表现图腾崇拜的一个场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