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课的结构 |
释义 | Ke de jiegou 课的结构(卷名:教育) structure of lesson 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反映一定教材单元体系中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组织。课的结构的一般组成部分是: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课的结构的组成是以一定的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为依据的。如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阶段有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它的根据是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即由当前事物引起的心理活动同已有知识经验相互联系和融合,从而能更明确理解事物意义的心理学理论。课的结构理论在不断发展。中国现阶段课的结构的组成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科学心理学为指导,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据的,它力求保证上课的合理性。 课有不同的类型(见课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与特点,结构亦有相应的变化。各种类型课的基本结构如下: 综合课的结构。综合课要完成两个以上或全部教学阶段的任务。它的结构一般包括:①组织上课。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上课作好心理上和学习用具方面的准备,集中注意,积极自觉地进入学习情境。②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内容,检查学习质量,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为接受新知识做准备。③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一般来说,这是综合课的主要部分。④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新教材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达到基本巩固和消化所学新教材,为继续学习和进行独立作业做准备。⑤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单一课的结构。这类课主要完成教学过程某一阶段的特定任务;课的结构因特定任务不同而有所不同。传授新知识的课,它的一般结构是:①组织上课;②检查复习,为传授新知识作准备;③提出上课的目的、内容、要求;④讲授新教材;⑤概括内容要点,检查、巩固所学的知识;⑥布置课外作业。巩固知识的课,通常在学完一个单元教材之后或学期之末进行。其主要任务在于使所学内容得到概括和系统化,加深理解和记忆,融会贯通, 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它的一般结构是:①组织上课;②提出复习的目的和要求;③进行复习与综合练习;④教师总结;⑤布置课外作业。培养技能的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培养技能与技巧。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外语、数学、语文等学科的专门练习。它的一般结构是:①组织上课;②提出训练的目的与要求;③复习与培养技能有关的知识,教师做示范;④学生进行练习或操作;⑤总结;⑥布置作业。检查知识的课,通常在学完一个单元教材之后或学期之末进行,主要任务是检查和评定学习效果。它的一般结构是:①组织上课,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②提出测验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③说明测验问题;④测验;⑤当堂或专门用一节课作测验分析、评价。 课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类型的课,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中,面对具体的教育对象,结构就有区别;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对于课的结构也有影响。确定课的结构,除以教学任务为主要依据外,还要根据学科性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年龄特点等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随着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为课的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条件。 参考书目 〔苏〕И.А.凯洛夫主编, 沈颖、 南致善等译: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5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