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论衡中的物理知识
释义 Lunheng zhong de wuli zhishi
《论衡》中的物理知识(卷名:物理学)
  《论衡》是王充的一部重要著作(图)。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国东汉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充分地运用汉代自然科学知识,批驳了当时风行的种种唯心主义思想。在论证中间,他细致地观察记述了许多物理现象,并对它们作了思辨性的解释:


  王充在《论衡》卷二《率性篇》中写道:“阳燧取火于天,…… 消炼五石,铸以为器, 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中国典籍中第一次对玻璃透镜取火的描述。又云:“今妄以刀剑之钩月,摩拭朗白,仰以向日,亦得火焉。夫钩月非阳燧也,所以耐取火者,摩拭之所致也。”实际上,这大概就是金属凹面镜向日取火。
  《论衡》对中国古老的磁性指南器即司南作了最早的明确记述,为今天考证司南的形状、结构和指向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根据(见指南针)。它还记述了静电和磁石的吸收现象。
  王充在卷六《雷虚篇》中驳斥雷电为“天怒”说时,指出雷电为阴阳之气“相校轸分裂”的结果,否认神的存在。他不仅叙述一年四季雷电频数不同,而且还从五个方面验证他自己关于“雷者火也”的断言:“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头则须发烧焦,中身则皮肤灼燌,临其尸上闻火气,一验也。道术之家,以为雷烧石色赤,投于井中,石焦井寒,激声大鸣。若雷之状,二验也。人伤于寒,寒气人腹,腹中素温,温寒分争,激气雷鸣,三验也。当雷之时,电光时见,大若火之耀,四验也。当雷之击,时或燔人室屋及地草木,五验也。”五验中,第三验是当时乃至今日的中医的说法,它们都是以已知的简单自然现象解释未知的自然奥秘的逻辑证明。
  《论衡》记述了云雨和气温之间的关系。卷五《感虚篇》:“夫云气出于丘山,降散则为雨矣。”“夏日则雨水,冬日天寒则雨凝而为雪。”又卷十一《说日篇》:“云雾,雨之徵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
  在声学知识方面,卷二十《论死篇》:“生人所以言语吁呼者,气括口喉之中,动摇其舌,张歙其口,故能成言。譬如吹箫笙,……,箫笙之管,犹人之口喉也,手弄其孔, 犹人之动舌也。”解释了发音的道理:约束在口腔中的气,由于口和舌的活动而振动发声,吹箫笙成音,同样是约束在管中的气振动而形成的。卷十五《变动篇》:“天且雨,……,琴弦缓。”就是说将要下雨,琴弦的发音就降低了。现在知道这是因为下雨空气湿度大,弦线张力变小,音调因而降低。
  《论衡》中还正确地阐述了潮汐与月亮盈亏的关系。卷四《书虚篇》:“涛之起也,与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此外该书中还有不少关于力学知识的记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2: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