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汉南越王墓玉器
释义 Xihan Nanyuewang Mu yuqi
西汉南越王墓玉器(卷名:文物 博物馆)
Jades from the Tomb of the Nanyue King of the Western Han Period
  中国广州象岗山西汉南越王赵眜(文帝)墓中出土的玉器。1983年发现玉器共 200余件,种类多,刻工精细,在已发掘的汉墓中是少见的。玉器主要出于该墓的主室、东侧室和西耳室中。器类有玉衣、玉璧、玉器皿、玉带钩、玉印章、玉剑饰以及各种玉佩饰等。
  玉衣的制法较特殊,头部、手部和足部的玉片琢磨光洁,四角穿孔,不是用金缕、银缕或铜缕编联,而是用丝缕编缀。其他部位则用麻布粘贴玉片,再以素绢覆盖制成,玉片磨制较差。这是已出土的汉代玉衣中年代较早的 1件。玉衣头部上方放置玉龙金钩佩饰、兽面衔璧玉饰和透雕玉佩饰。玉衣上下铺垫十多件玉璧,璧为蒲纹或谷纹,直径多在30厘米左右。
  玉器皿有角形杯、带托高足杯、玉盒等。角形杯为青玉制成,部分有褐斑,整体作犀角形,中空及底,口部呈椭圆形。杯的外表雕饰卷云纹,角尖处云纹镂空卷起,向上缠绕,接近口沿处为高浮雕,通体用双线或单线刻出勾连云纹,造型奇特而优美。带托高足杯全器由高足玉杯、杯托和承盘 3部分组成,结构精巧复杂。高足杯的杯身和豆把形足系分别雕琢,然后用木榫连接而成。杯身饰勾连谷纹及花瓣纹等,杯足浮雕垂瓣纹。杯托由6瓣形透雕玉垫和装插3条金首银龙的座架组成,龙口衔着玉垫以承托玉杯。承盘为一浅腹平底铜盆,下有三铺首形足。此器有人称之为承露盘。玉盒,为圆形,色青黄。盒深腹圜底,下附小圈足,盒盖隆起,上有桥形纽及绞索形活环。盒身和盒盖饰浅浮雕和线刻花纹。
  玉带钩出土多件,其中有两件最为精美。一件为透雕龙虎形,钩首为虎头形,尾端雕出龙首,龙虎双体并列,龙嘴和虎爪共托一圆环,全器饰浅刻勾连云纹;另一件作龙虎合体形,钩体圆雕虎形,钩首为龙头,尾端为虎首,通体由 7截玉雕组成,中心以铁条贯穿而成形。
  玉剑饰的数量很多,玉衣腰部两侧佩带玉具剑10把,剑首、剑格、剑璏、剑珌等玉具俱全。西耳室的 1件漆匣内出土43件玉具剑的玉剑饰。这些玉剑饰显然买来后尚未配套装置在玉具剑上。剑饰的雕琢技法多种多样,有阴线浅雕,有剔地隐起,有高浮雕,有圆雕,也有透雕的。纹样有谷纹、涡纹、勾连云纹、螭虎纹、熊纹、猴纹和凤鸟纹等。
  玉佩饰的种类很多,纹饰更是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璜、环(包括套环、连环)、觿、舞人、心形佩饰和透雕佩饰等类。有些成组出土的佩饰尚能配套复原。玉佩饰中如透雕龙凤纹环、透雕龙凤纹套环、透雕佩饰、玉龙金钩佩饰等,造型优美,雕镂精巧,工艺水平很高,是汉代佩玉中的珍品。透雕龙凤纹套环,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雕出盘龙,龙尾、龙爪伸入外区;外区雕饰凤鸟,立于龙之前爪上,上下点缀卷云纹。透雕佩饰,由圆环、方框以及鸟纹、卷云纹、勾连谷纹等多种纹样和谐地组织在一起,造型奇特、复杂,在汉代玉佩中是十分罕见的。玉龙金钩佩饰,玉龙身躯蜷曲,通体饰谷纹,龙体下部插入金钩的长方形銎中,金钩铸成虎头形,属于金玉结合的饰物。
  南越王墓营建于西汉武帝时期,所出玉器属西汉前期,其中有些器物(如部分玉佩等)还带有战国玉器的风格。从造型和纹饰考察,这批精美玉器的主体不象是南越国本地所造,而是从中原地区输入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