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腰痛
释义 yaotong
腰痛(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low back pain
  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可由外感或内伤多种因素引起。
  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刺腰痛论》阐述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为病出现腰痛的病证及其针刺治疗的方法。汉代《金匮要略》记载了寒湿腰痛和肾虚腰痛的证治。后世著作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丰富和发展。
  外感腰痛以寒湿或湿热最为多见。由于居处潮湿,或涉水冒雨,汗出当风,衣着冷湿而引起者,则为寒湿。寒性凝滞,湿性黏缠,故寒湿之邪,最易阻遏气血流通而致腰痛。感受湿热之邪,羁留不解,或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则为湿热,湿热阻于经脉,也可导致腰痛。
  内伤腰痛以肾虚最为常见,或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房事不节,或因腰部过劳,或因久病及肾,肾精亏损,使经脉失于濡养所致。此外,跌打损伤,或腰部闪挫伤、扭伤,引起腰部经络气滞血瘀,也是腰痛常见的原因。
  腰痛的辨证重点是辨明虚实寒热。虚证腰痛的特点是腰部酸痛,酸甚于痛,休息时减轻,活动后加重;实证腰痛则疼痛较重,或如针刺刀割,或腰部有沉重感,痛时不能转侧俯仰。热证腰痛腰部有灼热感,尿黄,苔腻,脉数;寒证腰痛腰部有冷感,尿清,苔白,脉缓迟。常见证型有:①寒湿腰痛。证见腰部冷痛重着,逐渐加重,转侧不利,静卧不减或反而加重,遇阴雨天疼痛加剧,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宜祛寒行湿、温通经络,常用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②湿热腰痛。证见腰髋疼痛,伴有热感,雨季或暑天疼痛加重,或见肢节红肿,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女性患者多兼黄白带下增多或带下如脓状,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常用四妙散加减。③肾虚腰痛。证见腰酸痛,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偏于阳虚者,兼见少腹拘急,面色白,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偏于阴虚者,兼见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治宜补肾为主。肾阳虚者,常用右归丸、青娥丸加减;肾阴虚者,常用左归丸加减。④瘀血腰痛。证见腰痛如刺如割,痛有定处,不能俯仰转侧,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常用活络效灵丹加味。
  针灸治疗腰痛效果较好,常分作以下4型:①太阳风寒腰痛用解表散寒法(通太阳经,壮督脉),可选大椎、后溪、腰阳关、大肠俞等穴。②风寒湿痹腰痛用壮阳去邪、温经通络法,可选肾俞、腰阳关、次髎、委中等穴。③闪挫瘀血腰痛用行气通经、活血祛瘀法,可选龈交、长强、腰阳关、阴陵泉或委中或大肠俞等穴。④肾虚腰痛用补益肾气、强健腰膝法,可选肾俞、命门、夹脊(腰部)、大肠俞等穴。
  此病除药物、针灸治疗外,还可配合熨、拔火罐、推拿、膏贴、药物熏洗等综合治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