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臧克家
释义 Zɑng Kejiɑ
臧克家(1905~  )(卷名:中国文学)

  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05年10月 8日出生于地主家庭。自幼喜爱古诗和民歌。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的深切同情。这奠定了他此后诗歌创作的生活基础。1919年在县立高等小学上学时,受到“五四”反帝反封建思潮的影响。1923年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触了新文学,开始习作新诗。1926年秋,到武汉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随国民革命军讨伐反动军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回到故乡,不久因受反动派迫害,逃亡东北。1929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0至1934年,在国立山东大学读书期间,含愤苦吟,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创作诗集《烙印》(1933)、《罪恶的黑手》(1934)先后出版。大学毕业后,到山东临清中学任教,一面教书,一面从事新诗创作,写下了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和短诗集《运河》(1936)。
  臧克家这4本诗集,以劳动人民的苦乐为苦乐,都是“在生活上有意义的诗”(闻一多《烙印·序》),因而受到文坛的好评。茅盾说:“《烙印》的二十二首诗只是用了朴素的字句写出了平凡的老百姓的生活。……我相信在目今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一个青年诗人的“烙印”》)臧克家这时的短诗多是以经过锤练的诗句,抒写旧中国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勤劳与坚忍,具有真实、精练、含蓄的艺术风格,能让读者从咀嚼和回味中体会诗人深沉的感情。《老马》、《难民》和《老哥哥》,写出了农民悲痛的遭遇,大车轭下老马遭受的重压,概括了多少年来农民背上的苦难的重荷;《村夜》和《答客问》,描绘了30年代前期北方农村的动乱;《天火》与《不久有那么一天》,则以浪漫主义的诗句预告光明即将来临:“暗夜的长翼底下,伏着一个光亮的晨曦”。反映劳苦工人生活的《洋车夫》、《歇午工》等,也是被传诵一时的诗篇。长诗《罪恶的黑手》和《自己的写照》,表现的生活内容更为广阔。《罪恶的黑手》揭穿了帝国主义掩盖在宗教外衣下的罪恶行径,热情歌颂了工人群众的伟大力量。它结构绵密匀称,形象鲜明生动,在和谐的韵律里有着奔放自如的气势。作者在“内容方面,竭力想抛开个人的坚忍主义而向着实际着眼”,“在外形上想脱开过分的拘谨向博大雄健处走”(《罪恶的黑手·序》)。《自己的写照》通过作者自己的生活道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革命时代的社会风貌。读来感到亲切。臧克家诗作的问世,给30年代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它兼有中国诗歌会派与新月派二者的长处,坚持前者文艺反映现实、为大众服务的现实主义思想,采纳后者注重锤炼字句和表现技巧的长处。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奔赴前方,从事进步文化工作近5年之久,有《从军行》(1938)、《泥淖集》(1939)、《淮上吟》(1940)等诗集出版。这些诗热情歌颂了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对抗战胜利充满了希望和信心。由于这时作者目睹了前方战士的牺牲、人民的痛苦、汉奸的无耻,诗中蕴含了深切的悲痛和愤慨。此时的作品虽不及战前诗篇的精练、谨严,但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格调奔放流畅。
  1942年秋,到达重庆从事文学创作,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活动。有《古树的花朵》(1942)、《泥土的歌》(1943)、《十年诗选》(1944)等诗集出版。《泥土的歌》将笔锋由战地转向了农村:“一笔自然的风景,一笔农民生活的缩影,有愁苦,有悲愤,有希望,也有新生”(《泥土的歌·序句》)。它与《烙印》的主题相接,抒写农村生活,咏叹农民的命运,是作者从深心里发出来的一种真挚的声音。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实行法西斯统治。诗人“所听到,看到,接触到的,全是漆黑一团”,他把笔尖“向着一个又一个黑暗的‘黑心’刺去”(《刺向黑暗的“黑心”》),产生了《宝贝儿》(1946)、《生命的零度》(1947)等政治讽刺诗集。作者抓住当时政治上的重大事件,及时地予以揭露,配合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压迫、争民主的斗争。这些讽刺诗,有比较强烈的政治色彩;但仍富有抒情的特色。诗句也较前写得朴素自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臧克家在创作大量诗歌的同时,还写作了一些散文和小说。散文集有《乱莠集》(1939)、《我的诗生活》(1943)、《磨不掉的印象》(1947)等。小说集有《挂红》(1947)、《拥抱》(194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诗集有《一颗新星》(1958)、《春风集》(1959)、《欢呼集》(1959)、《凯旋》(1962)以及长诗《李大钊》(1959)等,这些诗篇在内容上是歌颂新社会,在艺术上刻意追求一种明朗、流畅、不事雕琢的风格,但诗的韵味却较前淡薄。此外,他的著作还有文艺论文、随笔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1955),探讨诗艺的《学诗断想》(1962)。


  臧克家曾先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务。曾被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作家协会顾问、《诗刊》顾问兼编委。
  诗人的代表性诗篇,已收入《臧克家诗选》(1978);回忆自己创作的有《诗与生活》(1981);谈自己诗歌创作的有《甘苦寸心知》(1982);另有《臧克家散文小说集》(198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