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边币 |
释义 | bianbi 边币(卷名:中国历史) 抗战时期陕甘宁等边区政府银行发行的纸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按国共两党的协定,使用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后由于辅币缺乏,市场流通失灵,边区银行乃于1938年6月以光华商店名义,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面额为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五种,后又增发七角五分一种,作为辅币使用,与法币同值兑换。 ![]() ![]() ![]() 1944年,边币受法币影响贬值,边区政府决定授权陕甘宁边区银行以边区贸易公司名义发行“商业流通券”,规定“流通券”一元兑换边币二十元。自1945年6月1日起,“流通券”成为陕甘宁边区的本位货币,边币陆续收回。1948年1月,陕甘宁边区银行与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后停止发行。 与此同时,晋察冀边区政府为了统一三省货币,沟通三省经济,对敌进行货币斗争,于1938年由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面额为一元、二元、五元、一角、五角等五种纸币,也称边币。1948年5月停止发行后,按边币十元对冀南币一元的比率并行流通。同年12月,按一千元折合人民币(旧币)一元的比价收兑。 此外,1941年豫鄂边区建设银行发行的纸币,1946年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票面印有“冀热辽”字样的纸币,也称边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