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结构学派
释义 Jiegou Xuepɑi
结构学派(卷名:社会学)
structuralist school
  西方人类学中运用结构语言学的音位分析法研究人类社会文化深层结构的流派。又称结构主义学派或结构主义人类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代表人物是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影响较小的还有英国的E.R.利奇等。代表作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2卷,1958、1973) 。列维-斯特劳斯于1945年首倡把结构语言学中的音位分析法应用于人类学的研究。从此,结构主义风行于西方各国,到70年代初,其影响超出了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领域,深入到哲学、史学、心理学和文学批评等学科。
  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建立模式来理解社会结构的全过程。它主张从纷繁博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出秩序,即社会的无意识结构;它们不能从现实社会中直接被观察到,而要人类学家通过建立概念化的模式方可认识。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可感知的社会文化现象只是诸多文化要素所能组合构成的无数种可能性之一,恰如我们听到的语言只是诸多音素所能组合构成的无数可能性之一一样。对社会文化的深刻了解和对本质的认识,只能靠结构分析。就像找出某种语言的语音所须遵循的语法规则一样,找出社会文化要素组合的可能规则,这些规则就是社会文化的结构。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虽然人们没有意识到结构的存在,但他们的全部活动和意识的全部形式,却服从于统一的严格逻辑,如同说话时意识不到语法的存在却遵循着语法一样。这种逻辑的最初级和最常见的形式是二元对立的倾向,即根据两种对立的东西来思考问题或认识事物,如上与下、天与地、阴与阳、男与女等;然后根据第三种概念调和这种对立的倾向,如交通信号中的黄色灯光。二元对立是人类从其心智认识、组织和利用现实世界的基本方式,也是辨析各种社会文化中的深层结构的出发点。这样分析得来的结构模式,与其他社会学家用来表示社会体系运作机制的社会结构概念是有区别的。
  列维-斯特劳斯把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于亲属关系和神话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观点。但由于对结构进行认知的概念化模式来自于认知主体的头脑,所以它没有可检验性,只能被认为是难能可贵的智力构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