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邓斯·司各特,J.
释义 Dengsi sigete
邓斯·司各特,J.(卷名:宗教)
Johannes Duns Scotus (约1266~1308)
  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名论者。生于苏格兰东南部贝里克郡。1279年在英格兰南部邓弗里斯加入方济各会。1288年就学于牛津。1291年领受神职。1293年去巴黎学习。1297年起,先后在剑桥、牛津、巴黎等地讲授彼得·郎巴德的《教父名言集》。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为维持其对英战争,向教会征税,与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邓斯·司各特因拒绝支持腓力四世被逐出法国。卜尼法八世死后,再次任教于巴黎并获博士学位,有精明博士之称。1305年后从事著述。1307年往德国科隆任教授,次年死于该地。
  邓斯·司各特沿袭方济各会传统,反对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观点,尊崇奥古斯丁。其哲学观点受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学派,尤其是阿维森纳的影响,带有一定的柏拉图主义色彩。其唯名论观点在正统经院哲学中具有唯物论倾向。他的个体性理论强调实体总是单个物体,共相不能离开单个物体独立存在,世界的本原是无所不在而又统一的物质,并探讨了物质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物质属性。他在《论灵魂》中说:“也许可以说,在灵魂中有物质。”并认为,灵魂及其功能并无实质性区别。其二重真理思想认为神学真理和哲学真理各有其不同来源和范围;教义信条无法靠逻辑论证来确论,只能靠接受教会权威的确定而信仰之。他的一元化自然观认为质料和形式是统一的,物质的存在并非出自形式,只是一物同他物的不同出自形式。他的认识论是经验和感觉论,强调认识必须从局部到一般,一切观念来源于感觉经验,理性来源于局部的感性知识。
  根据方济各派关于爱和意志是第一位的教义,他反对托马斯·阿奎那关于知识和理性是第一位的观点,并以非决定论的观点同阿奎那的决定论相对立。他认为虽然意志和理智相结合,但意志比理智更重要。意志高于理智,并且是宇宙的本体或质。上帝本身就是最高意志。上帝创造万物和拯救世人,都出自其爱的意志。他反对阿奎那的上帝之所以用此法救世,因为这是最好的方法的论点。他认为此法之所以为最好,乃因是上帝意志所决定的方法。他强调人的意志的内在主动性占首要地位,认为人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并通过自己的活动追求最高幸福,即领受上帝的恩宠。
  他首先提出圣母马利亚在其受孕时即未经原罪沾染而成胎的学说,并将其建立在基督是完全中保的基础上。他认为道成肉身无论如何要取代人类始祖的堕落。这一学说在1854年正式被规定为天主教教义。其学说被称为司各特主义,方济各会尊为主导神学,长期与托马斯主义相对抗。主要著作有《彼得·郎巴德〈教父名言集〉论疏》、《问题论丛》、《论第一原则》、《形而上学中的微妙问题》和《提要》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