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葛洪
释义 Ge Hong
葛洪(283~343/363)(卷名:宗教)
  东晋著名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出身江南豪族,13岁丧父,家道中落,16岁起,广览经、史、百家,以儒学知名。从方士郑隐学道。西晋太安二年(303),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义。大都督顾秘任其为将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迁伏波将军。事平,弃戈释甲。永兴元年 (305)赴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其学。时值“八王之乱”,颠沛流离于徐、豫、荆、襄、江、广诸州,饱受战乱之苦。由是消极愤世,遂萌栖息山林、服食养性之思。建兴四年(316)重返故里。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二百邑。咸和(326~334)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又得干宝荐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固辞不就。及闻南方产丹砂,遂求为句漏(今广西北流)令,便于就近采料炼丹。南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于罗浮山。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后以丹鼎生涯终老。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好神仙导养之术,崇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以长生成仙;所著《抱朴子内篇》对养生延年的各种方术,均有论述。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道教徒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如德行不修,但务方术,不得长生。主张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他在《抱朴子外篇》中,专论人间得失,臧否世事。主张治乱世应用重典,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必须有助于教化。强调知人善任,量才录用。
  他继承东汉方士左慈、从祖葛玄和其师郑隐的炼丹理论,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炼丹术,并在长期研制金丹的实验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认识了某些物质的特性及其化学变化,写下了有名的炼丹著作,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有相当影响,并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化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他主张道士应兼修医术。撰《玉函方》 100卷(已佚),《肘后备急方》3卷(《晋书》称4卷)。后者86篇,虽经梁陶弘景及金杨用道补缺增益,但现存《正统道藏》本,仅68篇。此外,有《抱朴子内篇》20卷,《抱朴子外篇》50卷,《碑颂诗赋》100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30卷,《神仙传》10卷,《隐逸传》10卷等。《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共收其著作13种,以后人误题或伪托者居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