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维生素B1
释义 weishengsu B1
维生素B1(卷名:现代医学)
vitamin B1
  人体的一种重要营养素。因其含有硫和胺,又名硫胺素。曾称抗神经炎维生素。
  硫胺素在化学上由嘧啶与噻唑组成,其结构式见图。硫胺素为白色结晶,水溶性,在酸性中稳定,在中性及碱性中不稳定,易被紫外线破坏。某些鱼类及软体动物内脏含有硫胺素酶,能分解破坏硫胺素。缺乏维生素B1可发生脚气病,严重者可致死。


  生理功能  主要是作为辅酶参与体内代谢。在体内,维生素B1以焦磷酸硫胺素的形式参与羧化酶及转酮醇酶催化的糖类代谢反应。对生长期间幼年动物的发育十分重要,对食欲、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都有明显作用。
  需要量  因维生素B1与热能代谢关系密切,所以补体中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热能的摄入量成正比。一般来说,若膳食中维生素B1的量低于每千卡0.3mg,则可出现脚气病。中国 1988年建议其供给量为每千卡0.5mg,这数值与许多其他国家的规定接近。孕妇和乳母每日需要1.8mg。
  缺乏症  若长期食用精制的米和面,而又缺乏其他杂粮和副食时,容易出现维生素B1缺乏而患脚气病,表现腿足软弱,病从脚起,故名。若膳食中绝大部分热能又来自碳水化物,更会加速脚气病的发展。本病常见于以米为主食的国家和地区。各种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摄入过少,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引起的吸收障碍,长期发热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需要增加,生理性因素如青年生长发育旺盛、妇女妊娠或哺乳以及强体力劳动时所需总热量增加等均可诱发本病。患者先有疲乏、衰弱、肌肉酸痛、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以后出现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水肿及浆液渗出等。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四型:①干型。以周围神经炎为主。出现烦躁、健忘、精神不集中、多梦、多疑等,稍后出现周围神经炎症状,如全身肌肉痛、肢体麻木、蚁走感等;②湿型。以水肿及浆液渗出为主;③暴发型。以急性心血管症状为主,如心悸、气喘、胸闷、血压下降、右心扩大、内脏充血、水肿等,同时可伴有膈神经和喉返神经瘫痪;④混合型。同时有二型或二型以上症状者。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营养缺乏史和临床表现。口服及肌注或静脉注射维生素B1可以治疗。
  孕妇妊娠期维生素B1摄入不足,婴儿可发生先天性脚气病,表现为水肿、食欲不振、呕吐、烦躁不安、失眠,其后可有角弓反张、抽搐或心力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预防维生素B1缺乏宜提倡食用糙米面及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治疗为给维生素B1及含量丰富的食物。对诱发本病的疾病如伤寒、消化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亦应积极治疗。
  营养水平鉴定  可用测清晨空腹尿的方法。每克肌酐硫胺素排出量低于 27μg为营养不足,27~65μg 为营养水平低,66~129μg为适宜,>130μg为维生素B1充裕。若成人口服5mg后,4小时尿中排出低于 200μg为不足。早期、灵敏、准确而又特异的方法是做全血或红细胞中转羟乙醛酶活性实验。
  食物来源  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粮谷、豆类、酵母、干果及硬果、动物心脏、肝、肾、瘦猪肉及蛋类。蔬菜中含量较水果多些。谷类中,全谷含量较多,胚芽及外层含量最多,碾磨谷类,特别是碾成的精白米面中维生素B1损失80%以上。杂粮中含量也较多。红薯及马铃薯含量虽不很高,但在以之作为主食的地区,也是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脚气病、多发性神经炎、周围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心肌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腹泻以及因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胃肠道张力不足、消化不良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