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迈特纳,L.
释义 Maitena
迈特纳,L.(卷名:物理学)
Lise Meitner (1878~1968)
  奥地利和瑞典物理学家,犹太血统。1878年11月7日生于维也纳,1906年获维也纳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07年去柏林大学随M.普朗克进修理论物理学,并开始同O.哈恩进行合作。1912年起参加威廉皇帝协会新建的化学研究所放射性研究室(哈恩任主任)的工作,1918~1938年间任该所(1928年起哈恩任所长)物理研究室主任。1912~1915年间在柏林大学任普朗克的助教,1922年升为讲师,1926年任无薪金教授,1933年9月被纳粹政权解除教师职务。1938年3月纳粹侵占奥地利,她被迫于同年7月秘密流亡到荷兰,经丹麦转到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研究所任教授,至1947年退休。退休后,先后在瑞典皇家技术研究所和皇家工程科学院继续从事研究工作,直到1960年。此后去英国剑桥,同她的外甥O.R.弗里施一道生活。1968年10月27日病逝于剑桥。终身未婚。
  她的主要贡献大多是同哈恩合作完成的:1908年发现放射性同位素ThC(211Bi),1917年发现元素镤,20年代初研究核的同质异能现象,30年代中期用中子轰击铀发现4种放射性同位素。她还曾长期研究 β衰变问题,她于20年代末对β射线连续能谱的精确测定,导致W.泡利1930年提出中微子假说(1933年正式发表)。她的最大科学成就是发现铀核的裂变,这是她同哈恩合作的继续。哈恩同其助手F.斯特拉斯曼于1938年12月发现铀经中子轰击后出现钡,感到困惑,即向流亡在斯德哥尔摩的迈特纳通报。迈特纳同当时在哥本哈根工作的外甥弗里施讨论后,于1939年1月提出核裂变概念,以解释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的实验结果;同时根据A.爱因斯坦的质能相当性,预言一个铀核裂变成一个钡核和一个氪核时会释放出200兆电子伏的能量,这比通常物质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要大几百万倍。核裂变和随后链式反应的发现,为核能(即原子能)的应用开辟了道路,开创了原子时代的新纪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