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仲舒
释义 Dong Zhongshu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卷名:中国文学)

  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景帝时为博士,治《公羊春秋》,发奋读书,三年不窥园。武帝时,被举为贤良文学,其对策深得武帝赞赏。曾任江都王和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以修学著书为事”,卒于家中。
  董仲舒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的需要,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被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宗的局面。其学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取阴阳五行说,进一步把殷周以来的天命思想系统化、理论化,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并根据天人感应说来论证天道与人事的关系,为封建统治的合法性和永恒性制造理论依据。
  董仲舒的著作主要有《春秋繁露》82篇,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材料。语言直朴平易,与汉初政论文严峻、铺排的风格颇有区别。又有《举贤良对策》 3篇,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文章纲目清晰,首尾一贯,后世散文家、理学家如真德秀、朱熹都极称道。另外,有赋、颂数篇。其中《士不遇赋》,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是汉代同类题材中较早的作品之一。《山川颂》以山水比拟人的品德,虽不是模山范水之作,但也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审美观点。
  《春秋繁露》有清抱经堂刻本、《四部丛刊》影印聚珍本。明人张溥辑有《董胶西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