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释义 Miandian Fanfaxisi Renmin ZiyouTongmeng
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卷名:外国历史)
Anti-Fascist People’s Freedom League, Burma
  缅甸各抗日党派联合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简称“自由同盟”。1944年8月成立,由缅甸共产党、缅甸人民革命党(社会党前身)、缅甸国防军、若开民族协会、克伦族中央联合会、东亚青年协会、爱国党和大缅甸党联合组成的秘密组织。口号是:消灭法西斯,争取民族独立。昂山任主席,缅共总书记德钦丹东任秘书长。
  1945年 3月27日,自由同盟领导缅甸人民发动了全民性的抗日武装起义,歼灭日军2万余人,5月收复仰光,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威信,成为当时缅甸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旗帜。仰光收复后,自由同盟开始公开活动。1946年 8月16日,自由同盟在仰光尼杜迎戏院召开群众大会,通过了有名的“尼杜迎决议”,要求缅甸完全独立、立即撤销军事管制、组织临时政府和召开国民大会举行普选。当时日本已投降,英国重占缅甸,自由同盟遂成为反英的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主张用和平的手段来争取独立。1947年5月,自由同盟召开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要求英国退出缅甸、承认缅甸独立、改善人民生活和草拟缅甸联邦宪法的决议。但英国殖民当局拒绝自由同盟的要求。自由同盟领导人民展开了空前规模的罢工、罢课和示威游行等反英群众运动。
  1946年10月,自由同盟发生分裂,缅共及其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因反对参加以英国驻缅总督为首的临时政府被开除出同盟,昂山等人则参加了殖民政府“行政委员会”,社会党乘机夺得自由同盟的领导权。1947年 7月19日,自由同盟主席昂山被暗杀,由副主席吴努继任昂山之职。同年12月自由同盟召开了第 2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民族团结、经济建设、工人农民问题、社会活动等14条决议。
  1948年 3月,自由同盟政府以武力镇压缅共,许多进步或中间的党派团体都不满自由同盟的内战政策,相继受到排挤或自动退出自由同盟。至此,自由同盟已不再是一个反英的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变为由社会党及其属下群众团体和“无党派”的吴努派组合的政治集团。
  自由同盟在各大城市、县、镇及邦区都设有地方组织和支分部,但组织松懈,地方机构与总部之间矛盾颇多。1948~1958年5月,缅甸一直由自由同盟执政。1958年1月自由同盟再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上领导层在推选秘书长问题上发生分歧。会后,分裂为以吴努、德钦丁为首的“廉洁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简称“廉洁派”或“努丁派”)和以吴巴瑞、吴觉迎为首的“巩固的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简称“巩固派”或“瑞迎派”)。1960年 2月缅甸举行大选,“廉洁派”获胜。3月,“廉洁派”在代表大会上改名为联邦党。至此,“巩固派”即通称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1962年3月“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执政后,该盟一再鼓吹缅甸应实行议会民主制,1963年8月9日,缅甸政府逮捕了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吴巴瑞、吴觉迎等人后,10月吴吞温被选为该盟的临时主席。他号召盟员同革命委员会合作。1964年 3月28日,该盟表示“热烈支持”缅甸政府解散一切政党的法令,宣布该盟解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