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夏墨渍测验 |
释义 | Luoxia Mozi Ceyan 罗夏墨渍测验(卷名:心理学) Rorschach Ink-blot Test 瑞士精神科医生H.罗夏于1921年首创的一种测验。其方法属于投射技术。这种测验的材料是,将墨水涂在纸上,折叠而成对称的浓淡不一的墨水污渍图,所以它被称为墨渍(或墨迹)测验,又称罗夏测验。测验材料共有10幅图,其中有5幅水墨图,2幅水墨加红色图,3幅彩色图(见彩图)。 ![]() 罗夏测验的实施过程包括自由联想和询问两个阶段。在自由联想阶段,让被试看图后回答所看出的东西,对每一图可作多个回答,直到回答不出新东西时才换下一图。在询问阶段,要询问的是回答所指图片中什么部位和决定回答的因素。如被试将图例看成为蝙蝠(见图), ![]() 每一回答都要用上述诸变量加以评定。如蝙蝠这个回答是指整图,因为它的形状像蝙蝠,记为WFAP。也就是说,这一回答是指图的整体(W),由形状(F)决定回答,如很像记为F+,不像或不太像则记为F-或F;蝙蝠是动物记为A;很多人都这样回答记为P。在按上述变量总结了被试的回答后,即可概括出测验的结果。R的多少、F+在所有F回答中的比率、Orig回答的有无和质量以及联想内容的宽窄等,均与智力有关。一般来说,智力高的人,R、F+的比率较高,有一定数量的Orig而且质量高,联想内容丰富。C回答与M回答的比率说明被试的内外倾个性特点。C>M为外倾,M>C则为内倾。P的多少说明该被试的见解与众相同的程度及其社会适应能力。P多说明见解与大众相似的多,也就是独特见解少,同时也说明他易于适应;P少、Orig 特别多,一方面说明见解与众不同或者有独特见解,另一方面若P过少而Orig又过多,则可能是被试很难适应。此外,还有一些测验特征具有病理意义。由于墨渍测验不受语言文字限制,也可用于跨文化研究。对墨渍测验的批评主要是记分困难和对结果的解释带有主观性。 罗夏墨渍测验已有一些修订本,其中有名的是W.H.霍尔茨曼的墨渍测验(HIT)。霍尔茨曼1961年出版了A式和B式两套HIT,各包括45张图片,其中有些图不呈对称性。该测验与罗夏测验最不相同的是每图只作一次回答。由于霍尔茨曼将测验标准化了,所以比罗夏测验容易解释。 参考书目 B. Klopfer,et al.,The Rorschach Technique,Harcourt Brace Jovanoiven,New York,1962. I. B. Weiner, Clinical Methods in Psychology, John Wiley, New York,1976.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