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齐拉特-查尔默斯效应
释义 Qilate-Cha’ermosi xiaoying
齐拉特-查尔默斯效应(卷名:化学)
Szilard-Chalmers effect
  在中子核反应中观察到的、由生成核的反冲所引起的靶物质的化学变化。
  1932年J.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后,E.费密等人接着用中子源照射许多元素,进行(n,γ)核反应的研究,结果得到了一系列原子序数与靶核素一样而质量数增加 1的放射性同位素。1934年L.齐拉特和T.A.查尔默斯用中子照射液态碘乙烷C2H5I时,发现经127I(n,γ)128I核反应得到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28,大部分并不以原来的有机靶化合物碘乙烷形式存在,而是以无机的元素态或离子态形式存在。后人称这一重要的实验现象为齐拉特-查尔默斯效应。在这一实验中,照射前在碘乙烷中加入了极少量的元素碘,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碘128与乙基复合。碘乙烷经照射后,用含有还原剂的水溶液将无机态的碘萃取入水相,然后再以碘化银形式将碘沉淀下来。放射性测量的结果表明,沉淀中的碘128比留在靶化合物碘乙烷中的碘 128要多十倍。这个实验成功地实现了生成核碘128与靶核碘127的同位素分离。
  生成核碘 128离开靶化合物分子碘乙烷的原因是碘127俘获中子后放出γ光子,使生成核碘128得到了巨大的反冲能量。这种高能的反冲原子,即热原子,能破坏碘乙烷分子中的碳-碘化学键,使碘128原子离开了有机分子,而以无机的碘元素或碘离子形式存在。
  最初对齐拉特-查尔默斯效应只着眼于利用这一效应分离同位素,后来才认识到,对这种伴随核转变过程的特殊的化学效应本身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经过多年来的大量工作,核化学的一个分支──热原子化学,在齐拉特-查尔默斯效应的基础上,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20:35